视频|有问医答:新年去“班味”,“补偿式”运动可行吗?

作者 黄剑琴;江绮雯;陈之瑜;邓文燕;刘秋宜 2025-01-03 16:26
04:07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日益普遍,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工作日基本没时间运动,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假期或周末进行“补偿式”运动,希望将上班期间缺失的运动量“补”回来。这种运动模式真的可行吗?骨科医生有话说。

临时抱佛脚的运动“算数”吗?

有研究表明,无论是日常规律运动,还是周末集中一两天运动,只要每周能完成至少150分钟~30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也能获得和规律运动相似的益处。

虽然利用周末时间集中完成运动,对身体同样有好处,但由于平时没有运动习惯,周末的突击锻炼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跟腱、髌腱、前交叉韧带等的韧带损伤,半月板、肩袖损伤甚至骨折的发生。

如何做一名相对科学的“周末勇士”?

“周末勇士”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可分为不同种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三种:按能量供应主要形式可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按运动强度可分为低、中、高强度运动;按运动技能表现形式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闭合式运动。

无氧运动指的是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高速剧烈运动,运动负荷强度大,“周末勇士”要谨慎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闭合式运动,方式简单、强度低,还能有效改善和增强心肺功能,是众多“周末勇士”的推荐选择。

做一名相对科学的“周末勇士”,要做到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运动要注意全过程的保护。

A.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需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个性化原则如体重过大(BMI≥28.0)的人群,不建议进行跑步运动,否则可能容易对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部各软组织结构产生损伤,膝关节疼痛或损伤的人群应选择快步走、踩自行车、游泳等水中运动。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在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质量及增加骨密度方面效果较好;跳舞运动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而挥拍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近50%;等长运动是降低血压的最佳选择,比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站桩、扎马步、踮脚尖等;走路有助于减少下背痛的复发,特别是对于背痛初发者。

二是综合原则推荐多种锻炼方式的组合,达到取长补短,使身体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拉伸三者结合是“黄金搭配”,能够促进人的体质提升。

三是年龄原则,人的功能水平在40岁前后开始出现衰退,因此,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年轻人可以选择相对激烈、活跃的项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应注重安全性,选择相对缓和的项目,如有氧运动、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等。

针对有运动需求的、增龄性体能减退、心肺功能减退以及慢病人群,运动前最好寻求专业的运动医学或康复科专家进行整体运动功能测评、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B.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把握好“度”至关重要。

一是运动应该循序渐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如果想尝试一项并不熟悉的运动,提前学习好正确的姿势。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以让肌肉和关节提前适应运动的强度和活动范围,既能达到最好的运动状态,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运动中出现损伤。

二是一般推荐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强度太低没效果,运动强度太高容易受伤。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60%~85%的最大心率范围,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

三是运动量“2小时原则”。即运动完2小时后身体感觉已经恢复至运动前的状态,这种运动量比较合适,适应2周左右可以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柳叶刀》刊发的一项超过120万人的研究发现,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最佳,其中在45分钟左右达到峰值;如果运动时间超过90分钟,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

C.运动全过程保护

一是运动前充分热身

即在正式运动之前,要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活动,目的是唤醒肌肉、关节,调动人体的神经、心肺血管,这样也能提高运动效率。

科学热身可以选择3个步骤,第一步是心肺激活,激活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肺的功能,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快走、慢跑,如果是室内的场地可以选择做开合跳或高抬腿,根据自身情况,1~2分钟即可,不要力竭;第二步是做动态拉伸,把本身缺乏弹性的肌肉,通过动态拉伸运动,恢复弹性;第三步就要激活核心区域,可以选择做平板支撑、臀桥等活动,或是在瑜伽中常见的风吹树式。

二是运动时期间穿着

适当的运动鞋及运动服装

鞋子尽量穿着包裹性较强且带有足弓的,衣服建议选择速干材质的衣服,必要时佩戴护腕、护肘或护膝。运动期间适量饮水,如每次喝150~200毫升水,每15~20分钟喝一次,比一次性大量饮水更有效安全,如果进行超过1小时长时间运动,建议补充钠、钾和镁等离子。

三是运动后拉伸

目的在于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肌肉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及缓解疲劳,一般运动后10—15分钟内进行拉伸,拉伸的强度以感到肌肉稍微紧张但无痛感为宜,在进行拉伸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或扭伤。

在拉伸过程中,要保持自然呼吸,不要憋气。一般对四肢肌肉及肩背部肌肉的平稳和缓慢,避免过度拉伸或突然的动作,以免造成伤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提醒,如果平时工作日太忙,也不要完全停止运动,每天利用好10分钟的碎片化时间,如平板支撑、俯卧撑、瑜伽、深蹲、原地高抬腿、使用抗力带做一些力量训练等运动也能对健康产生正向效应。希望“周末勇士”们坚持科学锻炼、健康运动,在周末安全有效充满电,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周,从而越战越勇!

策划:刘秋宜 张丽

执行:姚钊业 何京鸿 彭可明 黄剑琴 江绮雯 陈之瑜 邓文燕 刘秋宜

出品:清远市人民医院 南方日报清远新闻部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