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备受关注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并安排了2025年工作。
佛山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在全省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着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南方+记者注意到,报告有不少内容“点名”佛山或与佛山发展密切相关,包括佛山三龙湾、改革创新实验区以及多处重点交通工程的建设。这些“佛山元素”释放出重要的发展新动向。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1:
改革创新实验区
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时,报告提到“全面实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启动建设佛山、茂名高州2个改革创新实验区”。
这是在广东省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对佛山先行探索、改革示范的肯定。过去一年,广东17个区、2个县(市)、124个镇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千强镇。佛山落实“百千万工程”成效亮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市政等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资监管改革、“三券”制度、“耕地银行”等创新做法具有开创性意义;五区均上榜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前40强,16个镇入围“2024镇域经济500强”、11个街道入围“2024活力街道500强”。
此次报告提到的佛山改革创新实验区,即佛山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去年由省委批复同意建设。对佛山来说,这是成为继顺德、南海之后全市第3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数量之多,创下全省地市新纪录。
继续推动区域协调,是佛山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前不久,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再造一个新佛山”,其中包含的“六个新”,就包括城乡区域更加协调。接下来,佛山将以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推动区、镇、村综合实力整体跃升,城乡风貌美丽蝶变,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关键词2:
佛山三龙湾
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报告提到“推进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佛山三龙湾、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等建设”。
这是广东为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部署。作为佛山唯一的科技城,也是佛山创新发展的“尖子生”,三龙湾自诞生以来就备受重视,常常出现在省级、市级重大规划和相关报告当中。三龙湾横跨禅南顺三区,集聚了佛山最优质的产业资源,承载着佛山产业升级的期待,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广东省一个个重大平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面对在“黄金内湾”牵引下珠江口融合的大趋势,各沿岸城市爆发出“湾区经济”的强势能,仅占佛山面积3.4%、地处五区握指成拳的“掌心”,佛山三龙湾科技城正着力激活内驱力、夯实支撑力、扩大影响力,把握“融湾”机遇,紧密拥抱广深,写好“融湾”大文章。
关键词3:
交通工程
在回顾去年工作时,报告提到“广州新机场获批立项”;在部署新一年工作时,报告还提到“做好广珠澳高铁、佛穗莞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
这三项内容都是重点交通工程,与佛山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广州新机场,自规划以来就备受关注。据悉,该机场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重点抓手,也是佛山实施“西进计划”的重要基础。按照近期建设目标年2035年,机场将按照年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50万吨、飞行起降26万架次规划建设各类设施。
关于“佛穗莞城际”,该线路起于佛山鹭洲站,东西向穿越广州后,接入东莞松山湖站。线路将实现广佛莞三市中心城区快速通达,全面融入佛山、广州、东莞“1小时生活圈”,进一步实现“轨道上的大湾区”。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最新消息,广州市和佛山市已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推进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批工作,佛山段共设7站,依次为:鹭洲、东平、文华公园、普君北路(预留)、叠滘、奇槎、三眼桥。
“广佛东环城际”也于近期传来了好消息,1月6日,广佛东环城际铁路全线铺轨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实现“轨通”。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消息,线路将力争在2025年全运会举办前建成通车。
撰文:华声宇 刘明 盛正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