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深圳市属国企特区建工集团了解到,该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和“百千万工程”具体部署,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主动发挥集团全产业链、资金、材料、技术等优势,以真招实措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助力打造建筑业企业参与“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
目前,特区建工集团已认领福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市等区域“百千万工程”项目29个,涉及帮扶金额超350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爱心帮扶类项目9个,合计帮扶717.34万元;参与投资收益类项目2个(惠州苗圃、园博园改造),投资金额2800万元;参与政府出资类项目1个(益田老旧小区改造),政府出资金额5000万元。
“精干实干”倾心打造示范街社
着眼“小而美”,提升街社绿色生态之美与居民幸福指数。特区建工集团积极扛起福田区核心建筑企业责任,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主动配合福田区、莲花街道“百千万工程”工作安排,认领9个项目。当前,狮岭闲置地改造项目如期竣工,投资额约190万元,深度契合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特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确立“红星闪闪”爱国主义教育口袋公园主题定位,致力为周边学校、社区居民构筑一个兼具文化熏陶与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公共空间,获深圳市、区住建局列为典型项目范例宣传。
此前,集团已经完成2项“小街区”绿美提升项目,分别是益田村老旧小区改造“文化口袋公园”项目、狮岭社区红荔西路市政绿化提升项目,主要是通过园林绿化建设和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升街区绿化水平和活力度。另外,益田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由政府出资项目,集团是承建方,重点对多层楼梯间、高层架空层等处进行全盘翻新,现已完成99.6%工程量。集团还积极参与莲花街道6个重点项目,如景华社区改造升级项目、景富绿地项目、香景大厦停车场等。
聚焦“龙头项目”,以罗湖棚改经验赋能城中村改造新征程。福田沙尾村改造项目被福田区政府列为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的深圳市第一批试点项目之一,集团以“技术帮扶”模式投身参与,充分发挥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经验,深度参与沙尾村改造前期服务、意愿征集、项目引资等工作。11月8日,集团所属企业天健棚改公司中标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沙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意愿征集阶段服务,并与沙头街道签订《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沙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意愿征集阶段服务合同》,集团将积极发挥和贡献罗湖棚改经验,在城中村改造中再创新业绩。
“苦干巧干”力促城乡区域共融发展
按照省委“百千万工程”相关要求,特区建工集团积极发挥国资国企优势,在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风貌管控提升建设等方面作贡献,助力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福田区对口帮扶区域包括惠州博罗县、河源和平县、潮州湘桥区、深汕小漠街道,集团已认领深汕、惠州、河源区域10个项目。其中,深汕区域8个,已完成项目7个,共帮扶399.34万元,今年1月将完成1个,帮扶金额108万元;惠州、河源区域各1个。
组建合资公司,孕育发展新势能。为发挥深圳市横向对口帮扶作用,加快推进河源市龙川新城规划建设,今年9月20日,集团与河源市晟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在河源市注册成立河源市龙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称“龙新公司”)。龙新公司是开展龙川新城援建的公益性平台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产合公司以资本金形式注入合资公司,持股49%;由深河指挥部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专项资金代河源市指定国企出资5100万元,持股51%。公司将致力解决“如何聚人、如何促产、如何兴城”三大关键问题,构建“一带五区”的发展格局,把龙川新城打造成为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粤东北新中心。2024年首批计划开工龙台山郊野公园一期,当前重点推动首期17个项目的设计及立项工作,佗城古镇的前期运营策划工作,龙川西站综合枢纽活化提升的策划及招商工作。
厚植产业根基,铸就振兴新蓝图。加快建设惠州博罗县柏塘镇苗圃基地,已投资1000万元,精心打造集农副产品生产与苗圃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培育优质种苗,拓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仅为当地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更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与新引擎。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生活新品质。集团大力推进民生服务项目建设,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鹅埠镇、小漠镇等地“多点开花”。高效完成赤石镇 “赤膊房” 美化项目,为老旧农房披上了美观实用的 “新衣”;深汕鹅埠镇路灯安装项目,照亮了乡村路、温暖了居民心;小漠镇埔仔村设计项目与赤石镇秋塘村风貌美化设计项目,从建筑风貌提升到基础设施完善,全方位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显著提升了当地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与乡村生活品质。
充分调动和发挥集团全产业链优势
特区建工集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感、更高瞻远瞩的视角,充分调动和发挥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广泛应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数字设计、智慧绿色施工等,助力房屋、市政、水务、园林建设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工作,为特区建工集团市场拓展创造新的更大机遇,为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筑牢“项目库”根基,压实责任链条、强化履约效能。集团将继续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把党委统筹监督视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核心抓手,继续跟进福田区、深汕对口帮扶领域的爱心帮扶类项目,沿用前期“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密集调度工作模式,做到每推进一次都有一次的成效和突破,全力保障项目按期完工。
二是秉持“出精品”理念,稳扎稳打推进、严苛把控品质。集团聚焦重大投资项目,围绕深圳市发展战略蓝图,精心打造建工领域的“精品工程”典范。如园博园改革试点项目,其投资金额约1800万元,拟对园博园品质提升“百花园”工程范围外拟活化景点及建筑场馆进行修缮,当前已完成1处建筑景点(粵清园)修缮改造,并引入TEDxShenzhen年度大会品牌活动,同步开启观光车先行试运营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项目注入全新活力与魅力。
三是紧扣“合作共赢”主旨,汇聚多元力量、凝聚发展合力。积极配合福田区“百千万工程”部署计划,深度汲取央地合作共建机制的先进经验与成功模式,精准拿捏“公益 + 微利”的特色助力模式精髓要义,全力推动龙川新城、香景大厦停车场、景华社区改造升级等重点项目迅速破土动工,加速推进深汕对口帮扶农房改造类项目圆满竣工并快速释放社会效益,彰显国企担当。
南方+记者 张光岩
通讯员 邓思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