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深圳企业家,最近都在做什么?

作者 马芳 2025-02-18 21:00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央视新闻报道画面显示,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等深圳企业家在京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任正非、王传福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

这四位企业家最近关注哪些事?所在企业近期有何动态?

任正非

任正非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元

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81岁的任正非在民企负责人中第一个发言,他也是6位发言企业家中最年长的一位。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深圳创办华为,至今已近40年。

从“四大皆空”(无资本、无技术、无人才、无背景)起步,华为1992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下同),1995年超10亿,1999年超100亿,2008年超1000亿,后来串起20多万员工,为全球80亿人中的30多亿人提供服务,成为全球行业领导者之一。

2月5日,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保持稳健,消费者业务重回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

在此次座谈会之前,任正非最新一次公开的讲话内容是2024年10月与ICPC主席、教练及获奖选手的座谈会纪要,其中11次提到人工智能。他说:“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由于芯片、算力……各种技术的发达,促进了智能时代的到来,就像英国发明了火车、纺织机械、轮船一样,它产生了时代的转折点。现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王传福

王传福

比亚迪:11万名工程师是最大资产

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后,王传福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无论从产品、技术还是产业链,应该说领先大概3—5年,只有开放创新,才能让世界感受到这种好的产品,才能共同发展。

他说,我们没什么别的本事,我们就是靠技术创新,如果说我们的资产是什么,我认为比亚迪最大的资产就是工程师团队,我们有11万名工程师,这是比亚迪最大的资产。我们每项技术背后都是创新,每项技术背后都是绿色发展,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有11万名工程师的辛勤汗水。

1995年,27岁的王传福在深圳创立比亚迪。截至2024年9月13日,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90万,是 530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 40 多万人。比亚迪 90 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2月10日,王传福出现在比亚迪深圳总部召开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现场。他当时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智驾将成中国汽车新名片。

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Top10中,比亚迪以373万辆的成绩位列第四名,是国内唯一进入前十的品牌。

左起第三位为马化腾,左起第四位为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

左起第三位为马化腾,左起第四位为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

腾讯:微信接入DeepSeek,王炸!

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马化腾与1985年出生的DeepSeek创始人、广东老乡梁文锋比肩而坐。

巧合的是,近日,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 AI 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对此,有网友表示:“王炸组合”来了!

今年1月,在腾讯2024年度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企业乃至于企业家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过往两年间,腾讯已实现筑底反弹。2024年前三季度,腾讯控股实现营收4878.11亿元,同比增长7%。腾讯三季度的研发开支达到179亿元,自2018年至今研发投入达3205亿元。

马化腾在员工大会上说:“我们在一艘大船上,面对各种挑战应该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我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最终不管什么困难都是能解决的,因为我们有人才、有技术、有市场需求,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研祥:借力人工智能技术“智”显身手

左起第二位为陈志列

左起第二位为陈志列

“最大的信心莫过于加大投入,最好的感恩莫过于坚持奋斗。”

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广东省工商联主席、深圳市政协常委、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作为一名在深圳白手起家创业、32年来不断成长、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家,对党深怀感恩,将一如既往地带领研祥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对己不忘初心,将带领研祥一如既往地扛起责任、挑起大梁,坚定发展的信心,永葆创业初心,保持家国情怀,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心无旁骛攻主业,持续创新求发展,努力攻关和牢牢掌握属于自己的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加强作为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强实体、做精主业,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同时,争当科技自立自强的尖兵,走在前列做好示范,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企业的智慧、经验和力量。

研祥集团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头部供应商,近几年,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借力人工智能技术“智”显身手。通过数字化转型,研祥拓展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让用户可以在系统提供的模块化基础上,进行深度定制化的系统产品设计和生产。

陈志列认为,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活跃度和创造力,最重要的发展模式是专注于一个细分方向,灵魂就是创新。它们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表示:“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积极适应和借助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转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马芳 李荣华

图片:央视

编辑 刘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