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横琴”热聊,珠海如何加入?

作者 黄天儒;钱文攀 2025-02-21 14:00
01:14

珠江口春潮涌动,珠海、澳门、横琴在湾区西岸熠熠生辉。

2月19日起,珠海进入两会时间。今年,不少珠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到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纷纷围绕“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建言献策。

“珠海应深入研究与横琴的关系,从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上升到全面合作发展的关系”“珠海、澳门青年应加密互动与合作,进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珠澳教育共建共享,如搭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教师跟岗学习等”……一项项建议凝聚着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为珠海服务“澳门+横琴”战略定位探索更多新路径。

随着琴澳一体化提速,珠海当何为?

面向未来,珠海应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深化与澳门、横琴的合作,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更多“珠海力量”。

探路

找准定位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连日来,“澳门+横琴”战略定位引人关注,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自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运作以来,凭借国家赋予的特殊定位和政策,横琴与澳门全方位的衔接日益紧密。如今,“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联动模式持续发力,“四新”产业提速发展,琴澳在融合间创造出众多发展机遇。

“过去一段时间,珠海已经深度参与到横琴的开发建设中,并与澳门实现良好互动。”珠海市政协委员、珠海中科建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澳门道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伟恩如是说。

吴伟恩

吴伟恩

具体来看,珠海正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设置合作区“立法直通车”项目,涉及合作区建设的地方立法项目随报随审;携手琴澳组成海外联合招商小组,加强与合作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一系列小切口无不彰显珠海在支持合作区建设中发挥的突出作用。2024年,珠海总计为合作区引进项目77个、注册资本超10亿元。

面对新的发展需求,珠海应当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澳门+横琴”战略新定位的构建中?

在珠海市政协委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交通运输处处长郝晋看来,横琴成为合作区后,管理权限虽超出了珠海市,但与珠海之间也不应是单纯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珠海应该深入研究与横琴的关系,从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上升到全面合作发展的关系。

郝晋指出,珠海应该更加主动、积极融入“澳门+横琴”,为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先行先试。

从顶层设计来看,目前珠海市政府与合作区执委会之间的珠琴联席会主要是一个顶层框架,侧重研究一些协调事项。

“珠海与横琴的关系需继续深化,两地政府间的合作机制也有待加强。”郝晋认为,珠海市政府应当与合作区执委会携手,重点研究珠海与横琴如何在改革创新、产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两地政府的合作应该更多层次,除珠琴联席会外,还可以搭建两地职能部门间的定期深入联系机制,将全面合作深入到实际操作的各个领域。

从产业联动来看,横琴与澳门的主导产业高度契合,并且凭借地缘优势,与珠海的资源优势进行合作的潜力巨大。郝晋建议,珠海可以适当优化产业发展重点,侧重谋划可与横琴和澳门深度合作的产业类别。“三地的产业定位高效协同,才能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珠海市人大代表刘海滨表示,横琴可加强与珠海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动,借助自身与澳门在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资源上的优势,探索更高层次的制度开放,推动跨境电商、跨境数据服务、跨境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合作区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赋能

澳珠携手拥抱更多发展机遇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迎来印发六周年。六年,大湾区拔节生长。

珠海与澳门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具备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化两地合作,对推动珠澳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吴伟恩在今年的提案中更加关注提升珠海、澳门青年的交流合作。他关注到,近年来珠海与澳门在青年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签订《珠澳青年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等,均有力激发了两地青年的创新活力。

面向湾区融合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吴伟恩建议,珠海和澳门应该完善交流合作机制,每月定期举办线上或线下的对接会,让两地青年分享资源与需求,促进信息流通。此外,还可以推动珠澳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增加交换生名额,开展联合课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为两地青年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珠海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教授马晋则更加关注“打造珠澳体育文化旅游路线”。她建议珠海和澳门借助十五运的机会,共同打造两地体育文化旅游路线,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让更多民众在“体育+文旅”中感受时代发展变化,擦亮“赛事+旅游”的金字招牌。

马晋说,体育文化旅游线路内容应至少覆盖三类体育题材:第一类是承办重要赛事的体育场地场馆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遗址等,例如澳门格兰披治赛车大楼、东望洋跑道等;第二类是体育名人故里或纪念场馆,例如容国团纪念馆(珠海)、澳门大赛车博物馆等;第三类是具有观赏吸引力的体育赛事,例如珠海克利伯环球帆船赛、GT杯4小时耐力赛、澳门格林披治大赛等。

珠澳教育融合也成为关注焦点。“珠澳两地同根同源,在教育发展上各有优势和特色。随着两地的交流与合作日渐紧密,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强化教育领域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动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珠海市人大代表、珠海市九洲中学党总支书记、珠海市九洲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姜楠建议,应进一步推动珠澳教育共建共享,如搭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教师跟岗学习等,促进两地教育深度融合。

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澳门所需、珠海所能”,珠海将全力支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携手澳门将澳珠极点打造成为支撑带动大湾区建设“实力三角”的关键一角,在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作出应有贡献。

服务“澳门+横琴”战略,打造澳珠极点,是珠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透过两会,我们找到了不少珠海融入湾区发展的好点子、新思路。不难想象,珠海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务实推进珠澳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采写:南方+记者 黄天儒

图片/视频:南方+记者 钱文攀

策划:吴志远 梁涵


编辑 文秋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