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惠州学院将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修业年限从五年调整为四年。
惠州学院。图片来自“今日惠院”微信公众号。
惠州学院。图片来自“今日惠院”微信公众号。
此次新增3个本科专业,是惠州学院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创新区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惠州唯一公办本科高校,惠州学院率先打破本地新能源本科人才培养“零基础”现状,通过新增三个专业搭建“材料研发——能源应用——储能技术”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惠州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2+1”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人才。
据悉,近年来,惠州学院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产业布局,持续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动态调整本科专业设置,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惠州学院新增专业及专业调整情况。图片来自“今日惠院”微信公众号。
惠州学院新增专业及专业调整情况。图片来自“今日惠院”微信公众号。
迄今为止,惠州学院共有60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项目和今年新增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4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同时,该校设有教育、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将于今年招收首届研究生。
惠州学院新增专业简介
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新能源领域相关的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能够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胜任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碳中和、能源装置与系统运行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控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储能相关的能源、化学、材料、机械、物理和工程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化学储能和氢储能等储能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储能及其交叉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该专业以材料、化学、化工、物理、电子等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新能源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等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电化学储能原理、电池材料及电池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新能源材料、化学储能器件、能量存储与转化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南方+记者 于蕾
通讯员 刘曼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