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南沙经济一季报怎么看?四个维度读懂开门红

作者 郑国豪;黄少宏 2025-04-28 13:19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南沙地区生产总值519.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另有多项重要指标实现超两位数增长。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今年以来,南沙无惧风雨,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稳健前行,一季度以破浪之势,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百年变局,十字路口。有逆流而动,也有循势而行。

围绕经济稳增长核心任务,南沙一季度经济稳增长实现“开门红”的成色几何?背后又有怎样的城市新战法有迹可循?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步入南沙的工厂车间、基层一线,对话相关部门、镇街,以及企业家、创业家发现,南沙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已在马不停蹄谋划推动“开门红”迈向“全年红”,正以“图南志远,不摧其坚,赤子之心,终成其贵”的心劲,“跋涉险滩急流,始达浩瀚江海”的韧劲,“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的干劲,推动高水平开发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

强韧性

惠企组合拳释放“定心丸”信心

观察一地经济,要从“数字账本”看运行变化,从市面“冷”“暖”看活力几何,从行业、企业发展看预期信心。

先看宏观数据。一季度,南沙区规模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较上月提升0.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7%。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尤为抢眼,合计产值同比增长10.0%。南沙工业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再看市场主体。广汽丰田铂智3X于3月上市,新车上市一个小时内订单破万辆,广汽丰田3月销量同比增长19.3%,拉动全区汽车制造业回升;美的空调、冰箱出口订单保持双位数增长,带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6.2%;广船国际、黄埔文冲手持订单排至2029年,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4%……产业龙头的良好发展势头,是南沙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的侧影。

企业是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在南沙,“企业敢干、项目敢投”的信心何来?

发展信心,首先来自惠企政策的精准发力。今年1月,南沙相继出台“双倍增15条”“强信心8条”等惠企政策,重点聚焦“规模倍增、效益倍增、要素保障”三大方向,推动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倍增”;通过“支持企业稳产增产”“支持企业留工生产”“支持企业稳岗复产”等多项措施,以惠企政策的“加法”,换取企业效益及市场活力的“乘数效应”。

宏观政策着眼“放水养鱼”,企业服务则力争“排忧解难”。

今年3月,南沙印发《“南沙企业日”系列座谈会工作方案》,由南沙区领导班子牵头,分行业、分领域,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企业对于产业发展的建议和诉求。据南沙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4月21日,全区已牵头召开11场产业座谈会,4月底之前拟召开其余5场座谈会。

不久前,南沙区直机关“优企服务轻骑兵”正式成立。

“只要企业吹哨,轻骑兵就报到!”一句简洁的口号,有力体现了区相关部门知企、爱企、护企、暖企的最大诚意。

一些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南沙的惠企组合拳,解决了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难题,更是一种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可,坚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心。

以政策效力激发更大推动力,增强产业经济韧性与可靠性,既是南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南沙产业未来再出发的机遇和信心所在。

展潜力

精准招商集聚高质量发展后劲

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势增长,是南沙一季度经济另一亮眼数据。

今年一季度,南沙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投资流向,代表着今日的信心,更代表明日的产出。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南沙新增入统工业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双提升,累计新增入统工业投资项目40个,同比增长60%,涉及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6倍。

这背后,是南沙以超常规的举措,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2025年前三个月,南沙先后推动芯新产业园三期、科创谷二期、领为、TCL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推动南横、东井、大涌等新模式城中村改造取得新突破。

落地大岗穗港智造基地的芬尼科技热泵配套零部件项目,自去年12月9日提出增资扩产意向,历经土地挂牌、土地出让等环节,于3月10日项目正式动工,仅三个月内便实现项目落地。

“区领导组织成立项目筹建工作专班,将项目洽谈到开工落地的全流程分解为32个事项。”南沙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工作专班整理超100项所需材料清单,并根据以往项目推进经验,分析可能遇到的难点堵点,专人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正是对项目由始至终的重视和推动,以及由此延伸至各领域的项目化工作法,让南沙项目得以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多。

一季度广州市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南沙区共计71个项目开工,约占全市开工项目的20%。其中,产业项目25个,占比近四成,涵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南沙铆足劲头、“马力全开”,体现在各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更体现在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推进产业大招商上。

南沙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南沙紧密对接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规划,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8大战略性产业,成立招商专班,全面铺开对外招商,彰显南沙推动产业向“新”跃升的坚定决心。

由世界500强(广汽与立讯精密)共同打造的立昇智能驾控系统研发项目已投产,三菱重工东方燃气轮机热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芯新产业园三期动工……聚焦8大战略性产业,一系列新项目、新企业也在加速向南沙集聚。

产业招商,既需要眼界站位的谋划高度,更需要可高效执行的落地办法。

在着力构建大招商体系框架下,南沙投资促进局成立专门协同镇街招商队伍,组建“镇街招商服务组”,实现镇街协同的高效招商模式,去年共服务和推动12个用地类项目动工。

从狠抓产业招商,到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体现了南沙坚持以产业发展作为南沙开发开放全面展开核心的一以贯之,更展现了南沙全周期护航企业投资兴业的精益求精。

聚活力

以更高水平开放开拓市场新机遇

迈向高质量发展,既要持续培育产业“驱动力”,也要有消费“大流量”,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从“春节”到“五一”,一场全国现象级文旅爆款从南沙席卷海内外。自1月22日开园以来,大湾区灯会已吸引海内外超65万游客入园赏灯。

这场国内灯组最多、展期最长、占地面积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灯会,为南沙培育消费新增长极拉开了全新的发展叙事——让“网红”变“长红”,让“流量”变“留量”。

南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湾区灯会活动期间,南沙推出“灯会+”配套优惠,包括300元灯会专属住宿餐饮消费券、商圈、商户、酒店联动优惠措施,全方位满足市民吃喝玩乐需求,以“造节”引流,带旺消费。

在大湾区灯会活动及配套消费券等活动的带动下,南沙区住宿餐饮行业增长面明显扩大,呈现出双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外部环境越复杂,越考验“打铁自身硬”的功夫。

内需潜力的持续释放,为南沙应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式,增添了更大的底气和更充足的应对空间。

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南沙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与外贸企业共克时艰。

——政策赋能,激发外贸增长新动能。南沙深度挖掘培育优质外贸项目,以 “政策+服务”双轮驱动为外贸企业打造更优发展环境,助企开局稳订单、拓市场,区内多家重点企业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显著增长。

——创新服务,推动外贸市场多元布局。创新联动海关等部门,完善通关服务机制,为重点外贸企业提供精准保障。飞机租赁领域,依托融资租赁专项政策大力支持南航拓展飞机进口业务,一季度飞机进口60.7亿元、同比增长5.7倍;汽车出口领域,积极争取优化二手燃油车出口政策,推动采购、出口等全链条本地化。

——展贸融合,扩大广交会综合效益。66家次企业组团参加广交会,通过广交会云展厅线上平台、境外商协会等渠道邀请欧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客商赴南沙厂区参观,配套技术讲解、用户场景化演示,强化产品信任度,促成订单签约。

——培育动能,打造外贸发展新引擎。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扩网顺利通过验收、广州南沙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仓储区)一阶段工程圆满竣工,为外贸增长提供新动力;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一季度市场采购出口11.1亿元,增长 69.8%。

以更高水平开放抢抓国内国外市场新机遇,南沙和全球经贸往来日趋频密。一季度,南沙外贸进出口792.7亿元,同比增长24.0%。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9%,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6.6%,领跑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

筑根基

打造“没有最优、只有更优”营商环境

企业和企业家是南沙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日,广州柯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柯君医药”) 通过珠江街道“企业驿站”,实现了“零成本”注册地址。

“珠江街道的诚意超出预期!这里不仅有‘黄金地段’的招牌,更有‘管家式’服务。从提交材料到拿到注册地址,我们无需操心。这让我们更加坚定,选择南沙作为我们入湾启航的第一站,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柯君医药相关负责人表示。

柯君医药享受的,是来自南沙“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贴心服务,其背后是南沙将营商环境改革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支持民营经济壮大的真抓实干。

——“政策找人”,确保红利直达企业。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介绍,一季度,南沙以最快速度兑现全市首推“强信心8条”政策红利,出台“双倍增15条”“商贸业9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护企安商”系列措施,打造“广覆盖、早兑现”的政策支持。

——集成改革,全面优化行政效能。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出台优化企业服务“七个一”系列举措,从行政事项审批、办事流程服务等方面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下沉服务,镇街成为拼经济主战场。2025年南沙区委一号文以深化镇街扩权赋能改革,提升镇街在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审批等方面的主动权,将经济监测、贴身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企业末梢。

——全国首创,汇聚法治最大合力。今年3月,南沙集结人大、纪检、公检法司等9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集成推出近100条创新举措,给政府部门戴上“紧箍圈”,为企业筑起“护城河”。

“作为在南沙扎根20多年的民营企业,我深切感受到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做到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我们发展信心十足。”广东羊城之旅旅游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韶云表示。

企业的落户与成长,是南沙一流营商环境的最佳证明。2024年,南沙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1310家,再创历史新高,增速居全市第二,进一步凸显了优越营商环境及良好创新生态下精准浇灌出的产业雨林,在这个春天,加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今年以来,在全力拼经济之余,更难得可贵的是,南沙积极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坚持“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想方设法、拼尽全力为各类青年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

4月28日,“青出于南”澳门南沙人才交流会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现场座无虚席,吸引近200名师生参与。

4月28日,“青出于南”澳门南沙人才交流会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现场座无虚席,吸引近200名师生参与。

从出台全国首个贯穿青年发展全周期的人才政策体系,到政策兑现的高效贴心周到,从“青出于南”走遍粤港澳高校登门求贤,到“图南之智”前往全国各主要城市广撒offer……南沙用脚踏实地的引育留用,让这里既可以承载抱负与梦想,也能安放诗和远方,让广大青年可以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各循所爱、各展所长,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夯实人才支撑。

南方+记者 郑国豪 黄少宏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