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产城速递》第700期
(1)华为等签约!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成立
日前,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布会举行。大会现场,华为、vivo、OPPO、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18家单位签约,标志着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正式启动。
联盟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成立,旨在依托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增强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力,构建产业、科研、技术等多方协作的生态圈,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平台。
联盟由华为、OPPO、vivo担任轮值理事长,联合超60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和机构作为发起单位,它们来自科研前沿、产业一线,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2)计划今年招生,深大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近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于今年通过已经建立的IEEE荣誉班和人工智能普通班来招生,招生名额在110人到130人。
深圳大学依托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腾讯云人工智能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广东省算力提升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光明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相关科研教学平台,在最新的US News学科排名中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科位于全球第47名。
学科方向涵盖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以及AI在电子、医学、空间等多领域的应用,秉持“厚基础、重交叉、国际化”的理念,提升学生“四维能力”,培育创新卓越人才。本科设置专业如IEEE荣誉班(人工智能、计科与机器人方向)、密码科学与技术(筹)、人工智能。
(3)惠阳3家实验室入选市重点,申报研发经费不低于500万/年
据报道,近日在2025年惠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中,惠阳区有3家实验室成功入选。此次入选的实验室涵盖锂电负极材料、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与冠心病早期筛查、AI服务器和车载印制板等前沿领域。
为确保实验室高质量建设,惠州市明确:企业申报需满足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占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3%(年度研发经费投入超1000万元不受比例限制)且不低于500万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则需近3年研发经费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
目前,惠阳全区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5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48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21.78亿元,占GDP比重为2.71%,稳居全市第三。
(4)深圳“专精特新”专板累计入板企业达301家
在4月27日举办的主题为“开放前海、创新前海、活力前海”的成果发布活动上,深圳“专精特新”专板(简称“专板”)正式亮相。2024年12月,深圳股交成功获批入选证监会“专精特新专板”名单。获批后,深圳股交通过基础服务、综合金融、上市培育等领域服务,构建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的企业培育孵化体系,为专板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深圳“专精特新”专板累计入板企业已达301家。入板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80.73%,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17.6%,投后企业占比37.87%。入板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技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生物与医药等领域。
深圳股交还与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携手,在全市建设首个区级“专精特新”专板示范基地。自2024年12月起,双方团队深入宝安区,对宝安区内30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展开走访调研,筛选优质企业进入专板培育。目前,宝安区“专精特新”专板示范基地入板企业已达142家,其中42家企业通过专板定制的银行信贷产品获得授信,金额共计9.69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网、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
撰文:邱永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