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她)发光、发亮。”这是知名教育家严长寿曾说过的一句话,也是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阳春中职”)会计事务专业讲师吴烨清多年来的信条。她认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成为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个体。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举办202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业务能力比赛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吴烨清获得班主任业务能力组二等奖,同时获评2024年广东省“最美中职班主任”。
上得了三尺讲台,跑得了综合型教学“赛道”,也能和学生做朋友打成一片……从教十三载,吴烨清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负责学生助学管理工作10年,目前兼任阳春中职会计教研组组长及助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她也是中职高级双师型教师,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先后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学校优秀班主任、阳春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阳江市学生资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因材施教 以赛促教
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近年来,随着中考分流制度的实施,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更加重视,中职教育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据了解,中职教育同时具有就业、升学与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因此,中职教师除了在理论教学上需要下功夫,更需要在专业技能操作上下功夫。“学校倡导培育双师型教师,这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吴烨清说。
据悉,双师型教师是指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具备丰富的技能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生动、实用的教学内容的教师。
在学校,吴烨清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自律、自强、自立的性格,经常利用各项活动来培养、锻炼、教育学生。比如,新生报到的第一晚,她为其送上入学礼物,让同学们记录进校第一天的美好瞬间,培育爱校情怀;借助班级活动交流平台,贯穿阳春中职“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己树立积极的人设标签,引领整个学习生涯。“先成人,再成才。先做人,后做学问。”吴烨清还以励志讲师的身份,开展德育大讲堂、奖学金优秀学生交流沙龙、优秀毕业生回校访谈等活动鼓励学生,体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有远大的前程。
“老师,我总是出现失误,我觉得自己好像不适合去比赛……”去年,在阳江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点钞项目集训时,吴烨清的学生淼淼频繁点钞失误,这也让她屡感挫败,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淼淼,别着急,老师相信你可以的。”为了激励和帮助学生,吴烨清首先以温柔的话语进行鼓励,随后为淼淼精心设计了为期一个月的自律提升计划,并与家长加强沟通。从最初注重准确性,逐步过渡到追求速度与准确性的双重提升……经过不懈努力,淼淼的点钞技能从起初的20分大幅跃升至80分,并最终实现5分钟内完成8把点钞的好成绩,最终在阳江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点钞项目荣获一等奖。
面对基础学科的薄弱,淼淼同样展现出了改变的决心。吴烨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建立“错题本”。最终,淼淼在连续两个学期内成绩显著提升,被学校评为“学习之星”,还成功获得国家奖学金。
淼淼的故事,是吴烨清多年来教育学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她倡导以赛促教,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大赛,锻炼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吴烨清都给予学生悉心的指导和帮助。
在她的指导下,阳春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学生屡获佳绩,如获得第三届、第四届“立信杯”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手工账务处理)二等奖、第五届“衡信杯”个税师精英挑战赛(中职组)团体二等奖、2024年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数字创作类微视频项目高(职)中组三等奖、广东省2023年职业院校“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二、三等奖。
同时,吴烨清本人曾获第二届、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等职业教育组财经商贸组二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项目负责人)、2023年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微课项目中职组三等奖等。
“做吴老师的学生,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没有之一。”“吴老师,我上辈子应该是拯救了银河系,所以这辈子才遇上了你。”“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老师您教给我的,谢谢您……”每年教师节前后,翻开学生送给吴烨清的祝福卡片、微信聊天记录等等,都能看到这些话语,虽然朴实,却又充满了师生情谊。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他们的成长,就是对我最好的奖励。”吴烨清说。从教多年,吴烨清见证了许多孩子从中考“被分流”的挫败,最终成长为技能比赛冠军、国家奖学金得主等,甚至在毕业后创办企业、干出一番事业,成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这一幕幕转变,让吴烨清深刻体会到,教育好一个学生,便是造福一个家庭、造福社会发展。
春夏秋冬 用心用情
像关爱子女一样关爱学生
“生日快乐!希望你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祝你青春常驻,健康幸福。”“成长的路上不要忘记笑口常开……”在吴烨清策划的班级生日卡活动中,学生收到生日卡,上面写满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留言和祝福,它不仅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级生日卡的创意,源自对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的实践。”吴烨清介绍,有一次,她在学生生日时,特意为学生准备了一张“好孩子生日奖状”,并向家长颁发“最佳家长奖状”,这份心意深深触动了家长,也让学生感到了欢欣鼓舞,效果很好。受此启发,吴烨清开始将这一做法延伸推广,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如家庭般温暖的氛围。
这些努力与付出,最终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幽默风趣,竭尽全力培育学生,您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去年教师节,吴烨清的学生们自发为她布置了一面鲜花墙,并写上温暖的话语。“这份认可与喜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吴烨清说。
除了当好教学上的“严师”,吴烨清还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情况。“学生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情绪如何,有没有生病?节假日是否安全到校到家。这些都是作为班主任要重点关注的。”吴烨清说,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尊心强,有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多时候即使有困难,也不会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并引导、纾解。
曾经有一个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在冬天时还穿着单薄的衣服,被冻得瑟瑟发抖。吴烨清发现后,立即为这名学生购买了棉服,并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为他穿上。“刚开始,学生还不好意思接受。但是我耐心劝说下,最后他还是很感动地收下了。”吴烨清说,这名学生受到关爱后,不仅在学习上更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更加踊跃,性格也更加活泼开朗了。
用爱来感化教育学生,除了学校内部的努力外,吴烨清还非常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以及日常的电话沟通等方式,吴烨清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和成长点滴,共同商讨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
心窗打开了,光就照进来了,人生就敞亮了。“学生都有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学生,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吴烨清感慨地说。
目前,阳春中职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的学生占比达99.92%,还有国家助学金、奖学金、求职创业补贴以及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扶持供学生申请,为学生求学提供了坚实保障。作为学校助学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吴烨清创新提出“春夏秋冬”资助育人系列模式,其所在办公室的助学管理工作做法成为典型案例在阳江市推广,她也被评为阳江市学生资助先进个人。
“烨烨生辉,清流涤荡”,正如她的名字寓意一样,吴烨清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能量,让师生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始终秉持爱生、爱校、爱职教,用心、用力、用真情的教育风格,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绽放光彩的可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吴烨清表示。
■教师心声
与阳春中职共同成长
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2006年,校园占地面积537亩,现有全日制学生7216人,共有162个教学班,教职工371人。目前,学校开设23个专业,先后获得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广东省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国家楹联教育基地等称号。
“我2010年毕业后,首先在广州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在那段时间里,我接触了很多来自中职的实习生。他们朝气蓬勃、能干肯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烨清说。
吴烨清表示,自幼年起,她对教师职业就有着深厚情感,她的父亲、爷爷以及奶奶都曾是教师,为她树立了职业榜样。初入职场的第一年,吴烨清指导了一位会计实习生,认识到自己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契合度极高。
“与那些充满潜力的学生交流互动,不仅点燃了我教学的热情,更让我看到了自己帮助他们成长、实现潜能的价值所在。”吴烨清说,正是这份深刻感悟,驱使她成功踏入了阳春中职的大门,成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
在阳春中职度过的13年里,吴烨清秉持务实的工作态度,精心钻研教学方法,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事业中。“阳春中职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吴烨清表示,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成长尤为关注,打造了多样化的成长平台,提供了教学比武、励志讲座、下乡宣讲、参与志愿服务等锻炼实践机会,让她在业务上不断进步。
历经众多教育教学和技能竞赛之后,吴烨清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深切体会到,自身在教学理论积累上还有欠缺,课堂深入研究的时间尚不充分。吴烨清表示,未来她将矢志不渝坚持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自我学习,锤炼专业水平,以技能之光照亮教育之路,与阳春中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陈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