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人们在火灾等危险场景下作业或逃生时佩戴的装备,俗称“防毒面具”。今年以来,佛山、广州、上海、无锡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抽查,都发现了不合格的“防毒面具”。
日前,记者采访广州、佛山等地市场监管局及国家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相关负责人,了解救命产品背后的抽查指标以及消费者应该如何科学选购“防毒面具”。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检验检测。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检验检测。
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防护和材料安全性能
根据广东消防数据,火场遇难人员中,80%以上是因烟气中毒受伤或浓烟窒息而亡的。佩戴可靠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利用疏散通道安全脱离险境,则可以大大减少火灾死亡人数。
记者从国家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获悉,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已纳入2024年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目录,涉及的抽查指标主要为5项,分别是结构、材料阻燃性能、一氧化碳防护性能、滤烟性能、连接强度。
“其中结构和连接强度是考察产品结构要求的指标,材料阻燃性能是考察产品材料在火场的安全要求,一氧化碳防护性能和滤烟性能是考察CO毒性气体防护和燃烧颗粒防护的指标。”国家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消防检测部工程师罗振海表示。
罗振海介绍,不合格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主要集中在防护性能和材料安全性能方面,具体指标为防护性能,包括一氧化碳防护性能和滤烟性能,材料安全性能为防护头罩的材料阻燃性能。另外根据标准的规定,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消费者应警惕过期产品或不合格产品替换合格产品,仅保留外包装的情况。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检验检测。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检验检测。
普通消费者是否能从肉眼辨别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的质量呢?罗振海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外观和简单自测进行辨识。
“首先可以从包装、结构、认证标志/证书/产品流向信息、额定防护时间等外观来检查。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应有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半面罩组成,或由防护头罩和过滤装置组成。呼吸器的密封一经打开,应无法恢复原样。”罗振海表示。
其次,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佩戴质量和防护头罩阻燃测试来检查。该负责人介绍,一般过滤罐包含干燥剂、滤毒层、滤烟层等几种物质,需要一定的混合比例才可达到有效防护作用。过滤罐太轻,药剂含量偏低,易出现不合格现象。反之,填充料增加,易出现呼吸阻力不合格情况。
罗振海还提醒,防护头罩材料应有阻燃性能,可用打火机点燃,看是否能自熄。防护头罩不阻燃,火灾逃生时有被引燃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对在用的呼吸器产品可通过产品的市场准入、一致性核查、外观检查、自测等方式检查其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经检查后仍觉得不放心的,可以找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消防产品监督抽查
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以来,广州累计监督抽查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40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3批次,不合格发现率7.5%,对不合格产品100%落实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对外公告等后处理措施。
广州还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2022年以来,累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1245家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4宗。
在加强产品认证监管方面,累计对消防产品生产企业认证活动开展双随机检查20家次,发现企业存在问题14项,针对发现问题组织跟踪企业整改落实;对2家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开展约谈,督促认证机构扎实做好证后监督,认证机构累计暂停CCC证书66张。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对辖区内20家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约谈,督促生产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产品质量管控。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检验检测。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检验检测。
佛山市市场监管局也表示,一直重点关注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每年均组织开展消防产品监督抽查。2023年以来,广东省和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在佛山抽检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13批次,其中在生产企业抽检2批次、在销售场所抽检11批次,共发现不合格产品1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2.3%。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时,可以检查产品上是否标注CCC认证标志,还可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生产企业是否通过CCC认证、购买的产品是否在认证证书范围内、认证证书是否现行有效等。未通过CCC认证的属于无证产品,消费者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撰文:宾红霞 郭苏莹 华声宇
拍摄:南方+记者 石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