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当好“北门户”,争创百强县|超级工程 跨越向新

作者 任龙 2024-12-09 06:31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这一次,发展的风从海上吹来。

进入12月,黄茅海跨海通道进入开通倒计时,江门与珠海即将实现跨海相拥。作为江门对接广佛的“北门户”和大湾区核心城市通往粤西的“桥头堡”,鹤山备受关注。

从高空俯瞰,鹤山水陆交通便捷:国道和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市,广珠铁路穿境而过,南沙港铁路与广珠铁路鹤山段(南站)接轨,坐拥国家一类口岸鹤山港,经西江水路距香港93海里,距澳门63海里……

随着“三通道”(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深江高铁)陆续开通,鹤山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乘东风,作示范,立标杆。鹤山坚持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引高质量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集中资源建好省产业转移重点主平台,努力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树标杆作示范,为鹤山全力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积蓄不竭动力。

鹤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拥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地理优势。麦和幸 摄

鹤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拥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地理优势。麦和幸 摄

多重机遇叠加

区位优势凸显

从广州、佛山沿着沈海高速驱车向粤西方向行驶,穿过九江大桥,鹤山大雁山便映入眼帘。

可以说,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靠西江,与南海、顺德隔江相望的鹤山,拥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地理优势,是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桥头堡”,是广佛通往珠西乃至粤西的“地理门户”。随着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开通,鹤山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不唯如此。作为省重点发展区和毗邻大城市的“卫星城”,鹤山不仅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更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扎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看发展空间。江门被省委、省政府纳入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支持范围,是省重点支持建设的5个主平台之一。其中,鹤山占江门主平台的40%,享受省产业有序转移政策的叠加红利,拥有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资源,是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北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优势巨大。

看产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鹤山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县,逐渐崛起成为多产业聚集的工业大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明可达、美雅、雅图仕等众多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企业在鹤山发展壮大,得润电子、富华装载机、博盈特焊、信义玻璃、隆基绿能、福建友谊等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龙头冠军”落户鹤山,鹤山凝聚起经济腾飞的磅礴之力。

看经济势头。过去数年,鹤山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鹤山全力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排名第55位,实现争先进位。今年前三季度,鹤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41亿元,增长4.5%,跑赢全省平均水平,增速排名江门第2。

鹤山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广阔。麦和幸 摄

鹤山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广阔。麦和幸 摄

看干部队伍。近年,鹤山打出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实施及时奖励、容错纠错、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机制,旗帜鲜明为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干部队伍活力激发、正气昂扬,呈现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认可全新面貌。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曾经被众多珠江出海口阻隔的香港、澳门、珠海和江门四地,将拉成一条直线陆路相连,车程大幅缩短,来自港澳居民来往侨乡江门有了更便捷的选择。

作为江门“北门户”,今日之鹤山,多种优势机遇交汇叠加,各种重大利好加速集聚,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必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抓紧抓实项目

壮大县域经济

初冬时节,鹤山大地一派繁忙之景。

走进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随处可见,抢时间、抓项目、快建设的势头正劲;来到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园区,一座座高标准的仓储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路网上车辆川流不息。

今年7月19日,广东友谊新材料项目正式动工,首期投资20亿元,相比预期提前两个月;同一时间,粤凤自行车制造项目在鹤城镇投产,该项目于5月落户设厂,7月投产,月产量5万台……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优结构的主力、补短板的关键。今年以来,鹤山抢抓“大桥经济”历史机遇,依托主平台1.5万亩工业用地,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全力以赴抓项目,吸引一批项目新落户、推动一批项目新动工、护航一批项目新投产,为县域经济持续向上跃升打开空间。

据统计,1-10月,鹤山推动华南地区最大的盾构机再制造基地欣龙(二期)等121个项目新动工,隆基绿能、信义玻璃等38个项目新投产。其中,计划投资40亿元的友谊新材料项目从明确投资意向到成功摘牌仅用111天;总投资10亿元的万嘉广场项目填补了鹤山工业城大型商业体的空白,鹤山南城区的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

隆基绿能鹤山项目。麦和幸 摄

隆基绿能鹤山项目。麦和幸 摄

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招商。鹤山坚持把“制造业当家”贯穿“百千万工程”实施始终,抢抓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重点主平台政策机遇,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提质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6月,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前夕,大湾区产业合作鹤山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推介鹤山投资环境、宣传鹤山投资优势,诚邀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投资鹤山、深耕湾区、共创未来。会上,鹤山现场签约一批投资项目,涵盖了石化新材料、金属制品、家电等行业,为鹤山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鹤山市“揭榜招商”工作方案》近日出台。鹤山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渝等重点地区,首发10个地块、2个载体,聚焦制造业龙头、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进行“揭榜招商”。对于成功引进项目落地的社会人士、招商中介、企业和商协会等,奖励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鹤山诚意满满,优质项目纷至沓来。1-10月,鹤山新引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福建友谊BOPP薄膜等超亿元项目70个,其中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6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干实事创新绩

争做示范标杆

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开通,鹤山如何更好地承接珠江口东岸产业外溢?靠什么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要持续练好内功,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吸引力、承载力,确保“接得住”。鹤山一直朝着这方向努力。

为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鹤山出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县域经济牵引力塑造工程、县域经济承载力强化工程、县域经济保障力提升工程、县域经济推动力倍增工程“四大工程”,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集成式”改革。

审批流程更少、服务更高效、办事更便捷……鹤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项目的用地审批、拿地、开工等办理流程简单、方便、高效,企业的“体验感”越来越好。今年,鹤山探索“一袋式作业”工作机制,打造“鹤心意”政务服务品牌,成立“鹤心意”政务服务队,实现“一张图”服务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审批指引,让企业享受“流程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

鹤山持续深化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麦和幸 摄

鹤山持续深化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麦和幸 摄

土地供应的质量和速度,关系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进度,乃至营商环境的质量。特别针对部分项目过会后迟迟未能动工的情况,鹤山学习借鉴佛山、江苏等地的经验做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精简,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将一般工业项目的最优审批时间缩短35%。

今年,鹤山还创新推出了工程项目“完工即投产”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建立工建项目联合验收机制,综合运用“承诺+容缺+限期补正”等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提前开展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分栋分批验收等工程,让广大企业投产时间较常规模式下提前了3-6个月。

为进一步便民惠企,鹤山将着力推进与周边城市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围绕公安、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办事频率高、需求量较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共同建设“惠民利企、协同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乘势“大桥经济”,鹤山将进一步练好“内功”,集中资源建好省产业转移重点主平台,努力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树标杆作示范,全力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南方+记者 任龙

通讯员 麦和幸 胡梓文

编辑 梁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