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蓬江区环市街道群星后门山工业区,在零散的单层临时厂房仓库之中,有一幢刚刚封顶的高层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群星智能制造产业园“工改”项目第一期的现场,目前园区正瞄准高精尖创新企业主动出击、精准招引,助力产业升级、聚集,吸引了一批来自深圳的优质项目落户。
企业投资落户是一个风向标,背后折射出投资者对所选区域的信心。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流动加速,蓬江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联系愈发紧密。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蓬江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以高质量打造千亿GDP强区为目标,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速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一座蓄势待发、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正在珠江西岸屹然崛起。
一座蓄势而发、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正在屹然崛起。蓬江区环市街道供图
一座蓄势而发、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正在屹然崛起。蓬江区环市街道供图
加快“硬联通”扩大“蓬”友圈
打开地图,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蓬江的交通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往北,通过江门大道、广中江高速、规划的广佛江珠城际“北通道”连接广佛;往东,通过深中通道、深岑高速“中通道”连接中山、通往深圳,逐步实现“通勤深圳一小时”;往南,通过广佛江珠高速、银洲湖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南通道”连接珠海、通往港澳,逐步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和“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也就是说,“双通道”将蓬江与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深度连接,将让“蓬”友圈史无前例地扩大。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年来,蓬江区聚焦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硬联通”建设,加快跨区域交通对接,提速“五纵五横两环两铁”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畅通产城融合发展大动脉,全面提升交通通行能力。
外联“大通道”建设方面,蓬江区加快推进银洲湖高速、中江高速改扩建、江鹤高速改扩建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工作。内联主干路网建设方面,蓬江区则按照“十四五”规划的“五纵五横两环两铁”要求,加快推进华丰路等公路项目建设。
以江鹤高速改扩建项目为例,日前全国跨度最大的小净距隧道江鹤高速新建莲花山隧道右幅顺利贯通,标志着该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预计项目建成后,每日可承载的最大车流量相较于之前将增长2倍以上。”中铁十八局江鹤项目部经理吕辉辉介绍,新建莲花山隧道建成后将达到12车道。
新建莲花山隧道宽度22米,是目前省内最大跨径的隧道。董有逸 摄
新建莲花山隧道宽度22米,是目前省内最大跨径的隧道。董有逸 摄
江鹤高速东联中江高速,西接佛开高速,是江门及粤西地区通往珠三角、粤东及香港地区的一条快捷通道。该项目的建成通车,将实现珠江西岸通道扩容,意味着蓬江乃至江门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更好承担深中通道往西方向的交通流,促进大湾区东西两翼联动发展。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抢抓“双通道”历史机遇,接下来蓬江区还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高快速路网,着力提升连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快速通达能力。同时,加快推进省道通城镇瓶颈路段和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对中心城区通往“镇(街)、工业园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节点的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滨江快线、堡莲路北连鹤山段、发展大道过江通道等快速路前期工作,谋划华盛路东延线等项目前期可行性,织密与佛山、中山等地的快速路网。
打造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前沿阵地
上月初,广东飞肯摩托江门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蓬江区杜阮镇举行。项目总投资额10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达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
近年来,蓬江区坚持瞄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食品、摩托车及零配件等“3+2”产业集群进行“靶向招商”,以存量拓增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经济新活力。
蓬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经济新活力。蓬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蓬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经济新活力。蓬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蓬江区积极抢抓“大桥经济”机遇,不断优化区域交通网络,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与深度融合,深入对接智能装备制造、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的领军企业,成功吸引了多个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高质量项目落户——
在“蓬启大桥 乘潮而上”建区40周年投资合作交流活动上,12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涵盖智能制造、摩托车及零配件、智能家电等领域;江门人才岛发展低空经济捷报频传,“湾区人才岛直播电商基地项目”“江门市低空飞行器产业服务基地项目”等多个优质项目相继签约……
江门人才岛发展低空经济捷报频传。杨兴乐 摄
江门人才岛发展低空经济捷报频传。杨兴乐 摄
展望未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滨江新区、科技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等产业平台正加快建设,是企业“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战略组合布局的理想区域。面对深中通道通车这一历史性机遇,蓬江区精准定位,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整合本地区土地资源,梳理可供用地3000余亩,旨在打造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化力量参与招商引资工作,蓬江区还建立招商合伙人制度,从各地遴选招商合伙人,遍及各产业领域,涵盖行业协会、商会、产业发展机构、龙头企业,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智囊顾问。依托资源多、人脉广、信息灵的优势,招商合伙人将为蓬江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承接产业转移和项目建设助力赋能。
“目前江门有67家与海信上下游相关的配套企业,其中蓬江区有38家,未来海信将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持续发展。”招商合伙人、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猛猛介绍。
“我们的重点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他们的总部或是产业基地都设在深圳。深中通道开通后,双方进行产业对接、技术合作将更加便捷,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服务行业客户。”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澳资企业,扎根蓬江区发展多年。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小东认为,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将加速深圳、东莞等城市的产业向西转移,蓬江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产业联系将更加紧密。
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现代服务业
12月1日,一辆满载香港游客的大巴车驶入了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他们在这里体验凉瓜采摘、品尝凉瓜特色美食、购买“杜阮优品”,不亦乐乎。
“深中通道开通以来,到我们上巷村旅游、体验凉瓜采摘的港澳游客多了不少,他们都说那边很多人都喜欢凉瓜,一直想尝尝正宗的杜阮凉瓜,也很喜欢我们的凉瓜蛋挞。”杜阮镇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说,接下来村里计划与港澳旅行社加强沟通合作,针对港澳游客设计凉瓜特色旅游线路,同时也将探索打造供港产品,让港澳的朋友能品尝到新鲜的杜阮凉瓜。
深中通道、江门大道、江顺大桥通车后,蓬江临近广佛、交通便利的优势愈发凸显。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更多来自港澳、珠海乃至粤西的游客到蓬江体验“美食+文旅”将更加便利,农文旅的路子有望越走越宽。
作为江门主城区,蓬江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该区不断深入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加快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平台多维建设,打造多元文旅产品,持续擦亮“江门3.3 精彩之旅”“中国侨都”“天然摄影棚”“侨都咖啡”“江门茶饮”等品牌,以“江门3.3下午茶”为突破口,不断塑造侨味更醇、乡愁更浓、文韵更深的现代化新蓬江。
越来越多的消费新业态,给蓬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新活力、新机遇。蓬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越来越多的消费新业态,给蓬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新活力、新机遇。蓬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走进江会伍柒文创园,一家家网红餐饮的招牌尤其“醒目”,江门市民所熟知的世斯茶档、单车房等都坐落于此。“我们不定期策划了一些主题活动,比如生活市集、音乐会、展览等,还有香港的综艺节目和明星到文创园采风拍摄。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越来越多的深圳、中山游客以及港澳青年来到江会伍柒文创园,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期待。”园区合伙人陈家烨说。
江会伍柒文创园。受访者供图
江会伍柒文创园。受访者供图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功带动了蓬江现代服务业不断做强做优——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启明里入选广东省旅游休闲街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多项全国性体育赛事在蓬江轮番上演,张韶涵、杨千嬅、谭咏麟等演唱会又掀起一波波文旅消费高潮……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杨兴乐 摄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杨兴乐 摄
越来越多的消费新业态,给蓬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新活力、新机遇。位于蓬江区中心街区的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每当夜幕降临总是人流如鲫,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并成功入选广东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广东示范步行街(商圈)。
南方+记者 郑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