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佛山水道,将南海城市中轴线上最有价值、最受关注的区域一分为二。水道以南,是传统意义上的千灯湖片区;以北,则是正在快速蝶变的“中心大沥”。
自2022年底正式拉开“过河进湾”的大幕以来,大沥逐渐将灯湖中轴北延段打造成为自己的一张新名片。一年多里,在大沥灯湖中轴片区,一系列城市、产业和公共配套项目落地,片区面貌和区域品牌焕然一新,打造人文经济样本,带动整个大沥的高质量发展。当人们提起“灯湖中轴”几个字,更多在谈论的是位于大沥的灯湖中轴北延段。
灯湖中轴要发展,大沥是关键。“中心大沥”要破局,灯湖中轴也是关键。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南海区委提出要打造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千灯湖中轴公园商圈,并作为湾区演艺新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沥灯湖中轴的未来也将更加璀璨。但是与此同时,大沥灯湖中轴建设还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
面向未来,如何让灯湖中轴在大沥取得新的突破,让“中心大沥”加速过河进湾?南方+与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广佛智城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孩托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多元宝贝世界)等深度参与大沥灯湖中轴建设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灯湖中轴要发展,大沥是关键。“中心大沥”要破局,灯湖中轴也是关键。图为大沥灯湖中轴总部楼群。廖明璨 摄
灯湖中轴要发展,大沥是关键。“中心大沥”要破局,灯湖中轴也是关键。图为大沥灯湖中轴总部楼群。廖明璨 摄
在大沥灯湖中轴,我们看到了什么?
南方+:大沥一直是块投资兴业的热土。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你们坚定响应“中心大沥”战略、真金白银参与大沥灯湖中轴建设,有着怎样的考虑?
戴志新(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佛山公司总经理):大沥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位于广佛全域同城化的桥头堡,发展起步早、水平高,拥有一批敢为人先的企业家,在专业市场、有色金属等领域有着深厚积累。这是我们看好大沥、选择大沥的最重要基础。
但是与此同时,大沥作为佛山发展的一个缩影,还存在着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主导产业的引领性不强、缺乏产业创新载体和机制,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够高等问题。虽然聚集了庞大的人流、资金流,但是大沥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载体,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能级相对不高,产城人文发展缺少水平高、延续性强的规划。很多人在大沥上班,但是居住在桂城,甚至乡下自建房。这是大沥正在努力改变的地方,也是我们企业的机会所在。
谢珩(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沥对企业一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商贸、铝型材等产业,大沥积累了很好的底蕴。当然,所有的东西都有“硬币的两面”,大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没跟上商贸的发展,所以交通比较混乱。同时,大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文旅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我认为,大沥未来还将再次腾飞。
黄河(广佛智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当前,针对产业升级,大沥提出了工展贸一体的目标,这非常好。近年来,大沥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改造出很大连片土地,吸引新兴产业进驻,是非常正确的。同时,大沥传统的专业市场也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作为在此扎根发展的企业,我们期待着大沥城市和产业的升级,为我们提供更充足的发展动能。
高博(佛山孩托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是来自西北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因为机缘巧合,我接触到大沥的兴海集团,沟通后我对这里的市场非常看好,因此决定到这里与其深度合作。到大沥投资之前,我以为这里只是一个做生意的地方,没想到这里还有很多艺术家,令我很意外也很惊喜。
这些年我跑了很多城市。大沥镇作为南海区最早商业中心,虽然现阶段城市面貌存在不足,但这是先发地区的一个印迹。对我来说,大沥政府服务的主动性是全国最好的。在其他一些地方,我如果对政府有诉求,可能需要托朋友、走漫长的流程,但是在大沥,政府会主动找到我们,问我们有什么需求,给我们提建议、帮我们解难题,完全没有虚的一面。政府迫切地想要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与企业双向奔赴,对我们来说就是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很舒服。
南方+:目前,大沥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推进“过河进湾”,把灯湖中轴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中之重。南海区委也谋划打造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千灯湖中轴公园商圈,加快灯湖中轴建设。从企业的角度,如何看待这项工作?这对大沥、对于企业来说,是怎样的机遇?
戴志新:灯湖中轴北延过河,切中了大沥乃至南海发展的一大痛点。很多大城市的发展都不是跳跃式的,而是以一条中轴为核心,再向外逐渐扩展。如果说佛山水道以南的灯湖中轴代表了过去,那么大沥灯湖中轴则代表了未来。
灯湖中轴的规划和建设,要跳出大沥、跳出南海乃至跳出佛山,对标国际化大都市,代表佛山城市现代化的最高水准。就大沥而言,其历史上由三个镇街合并而成,如果把作为核心区的灯湖中轴建好,可以让各个片区乃至外部的人都愿意来这里消费、就业、生活,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一个地方的价值越高,对投资的吸引力就越强。对企业来说,我们始终要跟随党委政府的战略、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方向。党委政府投入越多的资源在这个区域,就会使得人、信息、资本等发展要素高度集聚,企业就有更多机会在这里成长。即便未来成本可能会提升,但收益更会提升。
黄河:“灯湖中轴”这个提法非常好。近年来,政府围绕千灯湖投入了大量资源,打造环境、吸引产业,使得其在全国也有了一定影响力。通过灯湖中轴建设,让千灯湖的影响力北延过河,拔高大沥的城市定位,对南海和大沥来说都是很好的战略。
所谓中轴,就是中心,也是“中心大沥”最有价值的地方。灯湖中轴北延迈向“沥桂一体”,是城市过河,更是产业过河。其建设不仅可以直接推动城市品质提升,而且带动专业市场升级,为产业招商提供更大空间。对于广佛智城所在的片区来说,未来随着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将会把越来越多人留在这里,而不是让去桂城、广州等地。
重塑利益格局,政府如何先行引领?
南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灯湖中轴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需要长远的谋划和落实,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还要破解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难题。站在参与者角度,你们认为灯湖中轴建设有哪些关键点?
戴志新:一条城市中轴的发展,要有长期主义的观念。千灯湖发展到今天,虽然是在“一张白纸”上起步,也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积淀。
如今灯湖中轴北延段的建设,难度比当初更大,问题都需要一个个突破。例如在整体层面,涉及大量的土地整理,需要妥善处理好居民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大规模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如何有效筹措资金并保障投资回报;规划设计与实际实施如何无缝衔接,同时协调好各参与方的利益和管理职责。在细节层面,一些交通设施建设、地标建设、配套建设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谢珩:企业投资在灯湖中轴建设中非常重要,政府投资也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二者要形成平衡互动的关系。
企业无论是在这里建设住宅还是写字楼、产业园区,都希望这里未来的城市吸引力能够提升。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和资源倾斜力度,也意味着原有的一些利益格局需要被打破。此外,在一些审批事项的办理方面,政府也可以优化流程、调整门槛,让企业投资更加便利、更有信心。
黄河:因为大沥以前的商贸基础非常好,但是当下的城市形态又相对滞后,所以对于大沥灯湖中轴建设来说,目前其他地方还没有可参照对标的案例,需要自己探索一条道路。
大沥要发挥社会力量,政府深入各个园区、企业,推动商圈互动,结合自然环境优势,共同打造品牌、提升热度。现在提出的“公园商圈”,就是要把环境做得和传统的公园一样,同时又赋予其很多传统公园不具备的商业功能,实现便民利商。政府对商圈的支撑,除了资本投入和政策便利外,还包括让相关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项商圈活动,发挥带动作用,如“灯湖中轴音乐季”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高博:灯湖中轴建设对于企业发展有很强的赋能。我们希望企业和政府可以共同发力,把灯湖中轴北延的片区打造得跟千灯湖媲美,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成为大沥的新名片,推动周边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客流到这里消费,也吸引更多有艺术性、有生活品质追求的人到这里干事创业。
加码灯湖中轴,企业的动力何在?
南方+:企业热情支持和投身灯湖中轴尤其是北延段建设,对于大沥和南海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你们企业在灯湖中轴已经参与了哪些工作,未来还有怎样的谋划和期待?
戴志新:时代中国致力于成为中国优秀的发展服务商,把房地产和产业更新作为主业。最高峰时期,我们在大沥镇有18个城市更新项目。目前,大沥仍然是时代中国佛山公司的重点投资区域,我们在全镇的在建、在售的项目共有8个,正推进城市更新的项目有4个。具体到灯湖中轴片区,我们总共有5个项目在开展。
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是“石屎森林”。作为千灯湖中轴公园商圈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始终秉持着“生活艺术家”的理念,致力于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打造了独特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建筑和景观TIC时代全球创客小镇艺术中心,并将文化艺术与商业运营相结合,打造公园式艺术空间TIC艺术营地。同时,我们也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自创客小镇开放以来,我们已成功举办了潘柏林大师雕塑作品展、广佛青少年欢乐季、少儿模特走秀、灯湖中轴音乐季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提供一个感受城市文化、享受艺术生活的平台。
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灯湖中轴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次坚持打造产城人文的小镇概念,推动大沥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优化战略和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落地。
谢珩:保利华南从千灯湖时期开始,就一直坚持在这条城市中轴上深耕,南至礌岗公园、北至展旗峰,整体投入超过400亿元。针对大沥,我们的投入尤其巨大。近3年,我们在大沥的拍地、建安等投入已经超过200亿元,在广东省内的投入力度仅次于琶洲。
过去在佛山水道南岸,我们不仅建住宅,还建酒店、商业体,如今我们在佛山水道北岸的灯湖中轴大沥片区,同样在住宅建设之外,还建设了公园、学校、写字楼等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的设计、建造标准也提高了,过去我们会邀请国内一流的设计师,现在我们会邀请国际一线的设计师,如扎哈建筑事务所、SWA设计公司等参与项目。
首先,我们希望在大沥建好城市,把更多高收入人群留在大沥生活。我们新建的项目如灯湖天珺、天瓒、维塔等,以及配建的小学等,都有很高的设计和建筑标准,灯湖天珺的售楼部还是一座零碳建筑。我们还引入了华为,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其次,我们希望为大沥产业升级赋能,打造能够承接新兴产业的载体。保利维塔二期写字楼的招商已经启动,我们已经与一些铝材、电商龙头企业进行了意向接洽,希望未来涌现出一批百万级、千万级主播。此外,我们还希望在大沥打造公园商圈的样本,让市民在灯湖中轴公园里能逛公园、能逛商场,还能参加丰富的文艺活动。我们希望,未来在灯湖中轴的佛山水道北岸即大沥,就像巴黎塞纳河的左岸一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
黄河:广佛智城位于灯湖中轴北延的核心地段,我们跟千灯湖最大的不同是有条件实现各个业态之间的循环、互补,让人在这里感受到城市里的松弛感。现在文旅产业有“中心城区化”的趋势,当大家没有足够时间以旅游的方式出门时,就需要在到达性更强的地方,打造一些“微文旅”的场景。消费的需求始终存在,但是我们要对消费的场景进行升级,越新颖的场景才越能带动年轻的客群。
我们在广佛智城的运营上参考了度假胜地阿那亚的模式,把文商旅产业融合到一起。在这里,既有写字楼,也有购物中心,还有文创街区、网红夜市。我们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点,引入了匹克球、掷球等小众新颖的运动。例如8月下旬,我们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的掷球锦标赛,未来我们还将举办全国锦标赛。我们近期还打造了徽派创意街区,非常适合打卡消费。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我们吸引了大量珠三角各地的年轻人到这里消费,也提升了区域品牌影响力。
高博:在到大沥之前,多元宝贝世界已经在国内十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城市取得成功。我们首先在灯湖中轴黄金地段打造了佛山多元宝贝世界。去年我们试营业后,达到10万组家庭的流量。尤其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其中约50%客人来自广州。还有很多家庭,开着香港、澳门牌照的汽车来玩。
灯湖中轴加快建设,让我们站在了更大的平台上。在佛山多元宝贝世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在同样位于灯湖中轴核心区域的九龙公园打造一个占地150亩的“九龙park欢乐世界”,为大沥灯湖中轴建设做一份贡献。这里将会有一个高50米的摩天轮,会成为南海中轴线的新风景。我们希望满足市民5—10分钟即可到达的休闲需求,为大沥市民打造一个幸福感的休闲乐活公园,成为多元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配备了文旅酒店,以打造佛山2天1夜的“微旅行”。
这个新项目计划今年内开业,将“去围墙化”的城央文旅与城市中心公园结合,平日流量超过1万人次,周末流量2万—3万人次,节假日流量5万—8万人次。我们期待,这里未来成为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都具标杆性的文旅项目。
【调研手记】
一座城市的未来,首先看中轴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看一座城市要看它的经济体量、指标数据,但更重要更直接的,是看这座城市的门面。对于南海来说,灯湖中轴就是其门面。对于在中轴线上占长度最多的大沥来说,灯湖中轴更是其门面。
灯湖中轴也是大沥推进“过河进湾”、建设“中心大沥”,提升产业和城市影响力升级的一个关键点。大沥长期以来存在的许多发展难题,都在灯湖中轴片区有很典型的体现,也在灯湖中轴片区有着率先突破的可能。事实上,近两年来大沥正是这么做的,也得到了企业家的认可、支持。
中轴一路向北,城市重心也在变迁。如果说在今天,当人们谈到南海时,最先想起的是佛山水道以南的传统千灯湖片区,那么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当人们谈到南海时,更早浮现在眼前的是大沥灯湖中轴的盛景。
【撰文】熊程 沥宣
更多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