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广东报告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中山多镇街迅速行动。
7月25日下午,中山南头、黄圃、沙溪等多镇街倡议:街坊们,傍晚一起点蚊香!
为何要下午6时至7时全镇一起点蚊香?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副主任医师曾苏粦解释:不同种类蚊子的早晚活动规律不同,其中作为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载体的白纹伊蚊(花蚊子),大多在白天活跃,活动高峰为早晨日出前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或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 。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南头分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其实是有相关科学依据,因为下午7时是蚊子交配时间段,如果看到蚊子飞成一群,就是在交配。南头镇将在傍晚6:30统一灭蚊,倡导街坊们7时一起点蚊香,可以形成合力,把蚊子赶出去 ,实现“关门打蚊”,进行内外消杀,有效阻断传播蚊媒病毒的传播途径。
中山市疾控中心发布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中山市南头镇将军社区、黄圃镇兆丰村安乐街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本土病例疫情处置。港口镇石特社区和苑街、南头镇升平社区裴丽郡、民众街道民众社区远洋山水小区、小榄镇新胜村六盛路、黄圃镇三社社区蓝天金地二期小区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提醒市民做好防范。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罗乐表示,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是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2周左右投放一次灭幼剂,可选择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或者倍硫磷颗粒剂。”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剪辑:叶紫潇
通讯员:刘哲 欧慧慧 李纯华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卢子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