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2f2ca5e2e4d89aac70439dd4149ef.jpg)
南方有“+音”,与您准时相约。
去年暑假,朋友10岁的女儿从英国研学回来了,却没有想象的开心和满足。
她说:“同学都好有见识,自己像没见过世面一样,而且她们都很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朋友想不明白,自己省吃俭用给女儿报的英国名校探索营,光报名费就花了几万元,怎么还让孩子变自卑和虚荣了。
事实上,像海外研学这样的“高配”暑假,看似能让孩子们满载而归,实则并不能换来孩子内心的成长。
很多研学机构,不仅提供给孩子的是走马观花式的体验,还会带来其他的“副作用”。
而智慧的父母,早已带孩子过“低配”暑假。
01
最近,“最可怕的暑假”视频火了,很多“老师”煞有介事地告诉家长,千万不要荒废孩子暑假。
“一年级的暑假最可怕,因为它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三年级的暑假最可怕,他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是让孩子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
“六年级的暑假最可怕,初中知识不再是小学的延续,而是新知识,谁跑在前面谁就赢了。”
……
好似每个年级的暑假都“最可怕”,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别人,便把孩子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
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假期,摇身一变成了“第三学期”。
一位资深班主任曾说:那些假期补课的孩子,一开学就有厌学情绪,相反,那些充分享受假期生活的孩子,开学后学习更专注。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天赋和成长节奏,急不来也不能急。
父母唯有放下焦虑情绪,以平和、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孩子,以理性和科学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02
暑假,对于家长而言,是一段比上学更费心的时间。
即使“躲过”了补课,也躲不过亲子营、研学团、各种旅行项目的狂轰滥炸。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开眼界长见识,带孩子看山看水,去各地旅游景点打卡,总觉得孩子走过了千山万水,便能自然而然地增长见识,提升自我。
然而,旅行的本质,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触动。
若只是盲目地跟风打卡,证明“已来过”,这样的旅行,除了让孩子感到疲惫,还达不到父母的预期。
孩子的见识,不在于他们去过多少名胜古迹,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是否能够对身边的一切保持好奇。
只要你愿意,无论书里、大自然、街头巷尾,都可以成为孩子出去“见世面”的场景。
对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土中的孩子来说,亲近大自然,走进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更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03
很多时候,身边的许多资源,也能让孩子胸中有万象。
◆ 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
看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是博物馆;最好的朋友是图书馆。”
博物馆珍藏着无数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它能打开孩子博古通今的大门。
图书馆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阅读习惯的地方。
而科技馆,则是激发孩子探索未知,领略科技魅力的奇幻殿堂。
◆ 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自然保护区,探索自然
世界上最美的教室就是大自然,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麦浪浮云,林间万物,都是最好的教材。
这一切都会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
那些能欣赏大自然风景的孩子,必将从中感悟到生命与成长的美好,受益无穷。
◆ 陪孩子看高质量的动画片、纪录片
前段时间,孩子在公园玩时交到一位好朋友。
小男孩知道的知识很多,从四大名著到唐诗宋词,从远古生物到公园的虫鸟,各个城市的名胜古迹……他说得头头是道。
原以为男孩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旅行,可从他妈妈口中得知,孩子大多是从纪录片和动画片中学到的。
看高质量的动画片、纪录片,孩子足不出户,一样能提高知识储备和眼界。
04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正好的教育,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为人父母给孩子的最好教育,不是透支家庭,用钱给孩子铺路,而是带孩子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用自己的五官,自由地与这个世界好好接触。
去凝视满天繁星,观察城市大街小巷,人生百态;聆听鸟鸣声、雨滴声、他人的故事;触摸真实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奔赴属于自己的人生。
愿孩子们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过一个低消费、高质量的暑假。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
主播:陈愿与
录制:陈明记
校对: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