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潮”的青春式养老|莞邑银发观察①

作者 薛屏;蔡子航;孙沛川 2025-07-24 14:55

当岁月的车轮缓缓驶过花甲之年,人们通常会想象一种宁静、闲适,甚至略显平淡的晚年生活。然而,在东莞,一群“60+”的长者却以别样的姿态,打破了这种传统认知,演绎着六十而“潮”的青春式养老,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而温暖的亮色。

舞台上的“青春”绽放

提及老人群体,早起买菜、午后休憩、树下乘凉等场景或许会率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但在东莞,从官方到民间,各类展示才艺的平台照亮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让无数能歌善舞、积极向上的“斜杠”老人得以在舞台上重焕“青春”。

东泰老年大学东泰舞蹈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前段时间,队员们为了即将参加的市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节目《我的家乡叫天堂》,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这支隶属于东莞市老年大学艺术团的队伍,在团长陶关键的带领下,精心编排融合藏族风情的舞蹈动作。过去三年,他们连续夺冠,今年也满怀信心,志在再创佳绩。对于这些老年队员而言,广场舞的意义远不止于舞台上的荣耀,更在于其所带来的巨大快乐和充实感。每一次的排练、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他们对生活热爱的表达,是他们在岁月沉淀中绽放的青春活力。

另一边,南城文旅快乐腰鼓队的“奶奶天团”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全员70+岁的她们,身着喜庆大红绸衣,手持蒲扇轻摇,跳起广场舞来精神矍铄,步伐轻盈,风采丝毫不输年轻人。领队付金英为了让不擅长用手机学新舞的队员们能有新颖的表演,亲自担起编舞重任。她将腰鼓元素融入过往表演,今年还尝试新风格创作了《开心奶奶》。在比赛成绩面前,付金英和队员们心态豁达,享受过程、展现特色才是她们参赛的真正目的。这种豁达乐观的态度,正是她们青春式养老的生动写照。

在第十届老年人文化艺术节戏曲比赛中,来自寮步镇的根叔凭借一曲《新霸王别姬》惊艳全场。作为二十多年的粤曲迷,根叔平日里常与爱好者们在曲艺社唱戏。在他看来,粤曲不仅是优秀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更能让他们从中感受积极正面的力量,唱戏已成为他们老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唱戏、看戏、聊天,简单的日常活动,却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市老干部艺术团青松合唱团在东莞市合唱节中更是成绩斐然,一举斩获机关组金奖。这支成员平均年龄超60岁,年纪最大者已近80岁的队伍,堪称东莞市合唱节中连续多届参赛的“金牌老将”。合唱团成员孔姨,以合唱团为平台,去过很多地方演出,还参与过央视节目的录制。她说“老有老的骄傲”,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长者们在舞台上展现自我的自信与自豪。

舞台上,长者们恣意挥洒、忘情投入的每一个瞬间,无不展现着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不过是数字,青春的活力在岁月的滋养下,依然可以激情绽放。

“60+”的多元“潮”生活

“没有可供浪费的时间”,东莞的“60+”长者们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们为了兴趣重返课堂,比年轻人更懂得如何“玩”,追求着有所乐、有所学、有所为的生活境界。

63岁的袁阿姨在带外孙的忙碌中,毅然选择学习架子鼓。半年来,她每天坚持练习3个小时,一旦打起鼓,便全身心沉浸其中,全身都跟着节奏律动,那份感染力仿佛让她回到了青春年少。女儿张女士笑称妈妈比小朋友还痴迷打鼓,甚至还会在门口大方表演,享受着打鼓带来的解压与过瘾。袁阿姨的这份热情与活力,正是青春式养老的生动体现。

在望牛墩镇的水乡公园广场,一群热爱舞蹈的老年朋友走到了一起。他们从零开始,在舞蹈的世界里“舞出人生”。舞蹈队队长黄姨将村里的舞蹈爱好者们组织起来,通过手机学习舞蹈。每天,他们都会相聚在广场,一起跳舞、拍短视频,欢声笑语不断。舞蹈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快乐,更让队员们变得更加积极自信,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来自石龙镇的书画爱好者李叔退休后,经常与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写字画画。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诚恳地提出意见,在交流与学习中共同进步,享受着这份因兴趣而带来的愉悦。这种以兴趣为纽带的社交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退休生活充满了乐趣。

今年63岁的威叔,自2006年开始,每天坚持打两到三个小时的太极。在太极的一招一式中,他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此外,他还热衷于聆听东莞市文化馆关于传统文化的公益课程,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他感慨东莞对老人群体的关怀,家附近的公园里专门为老人划分了太极、舞蹈等不同区域,为他们的兴趣活动提供了便利。

在茶山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教室里,十多位银发学生正有模有样地举起“兰花手”,兴致勃勃地唱着《情赠茜香罗》《帝女花》等经典粤剧。在党群服务中心外,伴随美妙的音乐,银发长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踏着轻松的步伐,旋转、跳跃,充分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舞出别样“夕阳”风采。银发学生刘姨表示,自参加舞蹈队后,整个人都变得轻松快乐,老年大学的成立让他们能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东莞的生活让她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

这些银发长者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他们或是挥毫泼墨,在书画的世界里抒发情怀;或是翩翩起舞,用灵动的身姿展现活力;或是引吭高歌,以激昂的歌声传递热爱。他们将退休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用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向社会证明年龄绝非限制,而是开启新生活的另一个起点。

东莞的“60+”长者们用他们的生活方式,描绘出一幅六十而“潮”的青春式养老画卷。在这里,青春的活力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在晚年生活中以更加醇厚、绚烂的姿态呈现。他们的养老生活,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快乐与满足,更为整个社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另一段精彩旅程的起点。

策划:靳延明

撰文:薛屏 蔡子航

摄影:龚名扬 受访者供图

设计:孙沛川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