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有关负责同志和市各文艺家协会、市电影产业协会、中山影视城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中山市6位文艺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体会并作交流发言。
以文化赋能中山高质量发展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既是巨大鼓舞,也是有力鞭策。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崇德尚艺,以文化自信激发攀登时代高峰的文艺力量;讴歌时代精神,以精品佳作展现奋进的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艺术繁花礼赞新时代、讴歌人民,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全市文艺工作者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同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起来,把握文化文艺工作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山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要持续推动“文化兴城”建设。研究落实广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政策包”措施,推进文化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擦亮中山文化文艺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文化惠民的普及度和覆盖面。二要深入挖掘传承香山文化。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活化利用郑观应、吕文成、方成、阮玲玉、萧友梅名人文化资源,将大环村、左步村、南文村打造成为“百千万工程”文化特色精品村。三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聚焦“百千万工程”“工改”“治水”等重点工作,创作一批反映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现实题材作品。四要注重队伍建设和平台搭建。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与全国性、国际性平台交流合作,推动中山市文艺精品“走出去”。
以文艺精品回答时代之问
会上,中山市6位文艺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体会并作交流发言,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并为中山文艺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山市作家协会、市诗歌学会主席黄廉捷表示,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给予文艺工作者以沉甸甸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深刻认识到,影视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优质文学文本的源头活水;而文学价值的充分实现,也呼唤着与影视等艺术形式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转化。中山影视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文学赋能’这一关键环节。”黄廉捷说,“除了在创作上坚守人民立场,还要深挖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讲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中山故事’,并以文学滋养影视,为影视精品创作生产提供‘文学支撑’。”
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豆清华认为,文艺工作者要练好基本功,同时做好外部联动。中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要深挖本土文化资源,讲好中山故事,香山建筑艺术、侨乡家国情怀等都可以作为文艺创作的素材。
“我们要坚持创新意识,打造主旋律作品,立足现实生活进行文艺创作。同时孵化精品剧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湾区影视基地等,共同把中山文化事业做大做强。”豆清华说。
中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苏小红认为:“这封回信是对全体文艺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进而激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存活力。近年来,中山影视产业呈现出稳固发展的态势。文艺评论不仅是批评,更是建设。我们应当以温暖有力的态度,既要指出问题,也要提供解决方案,发挥好文艺评论的价值引领作用,助力中山影视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座谈会现场。 南方+ 苑世敏 拍摄
座谈会现场。 南方+ 苑世敏 拍摄
中山市影视家协会主席宋璋表示:“从总书记的回信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影视艺术的重视和期许,这给予影视工作者极大的支撑。让文艺作品扎根人民是我们的使命,今后应该更加坚定、深入地扎根人民,创作出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同时还要坚持国际视野,更好地讴歌时代。”
中山市电影产业协会会长郑永同表示,自己对中山电影行业很有信心。
“这封回信让我们很受鼓舞,希望今年中山电影人以更大的勇气做好工作,将中山电影行业推向更高的高度,接下来我们也希望更多地让电影从城市走到学校、社区、农村,形成示范效应。”郑永同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山影视城总经理赵学民表示,这封回信让作为影视基地管理者的自己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影视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国家形象的载体、文化自信的体现。
“影视城不仅是场景的提供者,更是文化内容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我们正积极推动影视城的‘文化赋能’工程,坚持以‘剧组需求为导向’,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推动数字化管理,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努力打造一个‘便捷、高效、专业’的影视拍摄服务环境,努力将中山影视城打造成为影视创作孵化平台、文化旅游体验高地。”赵学民说。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苑世敏
通讯员 钟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