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荔枝第一大城不仅有荔枝!

广东发布 2025-07-16 08:24

今天有矛食粉啊?

一个广东茂名人生命中的至暗时刻大概是这样的:

❶ 漂泊在外自己下厨做饭,买到的鸡却没有鸡味;

❷ 去饭店点菜发现只有白切鸡没有香油鸡;

❸ 只能吃冰鲜且价格翻倍的海鲜。

在广府和潮汕两大菜系的光芒之下

广东茂名

这座粤西小城的美味并不为人熟知

其实这里饮食之风的盛行

丝毫不在广州之下

清晨的一碗捞粉;热气腾腾的沙煲粉;软滑咸香的簸箕炊;电白区鲜甜的海鲜;肉香浓郁、酥而不烂,让神仙都站不稳的化州牛杂;花样众多,最适合解暑的化州糖水……

离开家乡,茂名人心心念念的就是只有本地食材才能做出来的地道好味。矛办法嗲(没有办法),有的味道,离开茂名真的吃不到。

到茂名,需要256G的胃。图中分别为牛杂、沙煲粉、糖水。小红书锵锵、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摄

到茂名,需要256G的胃。图中分别为牛杂、沙煲粉、糖水。小红书锵锵、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摄

01

翻山越海,就为这一口“鲜”

什么是广东饮食不可逾越的底线?当然是新鲜。

鸡要白切,鸭要白切,甚至猪杂也要白切,这是严格挑选食材后的自信,也是对食物本味的执着追求。

茂名北靠云开大山、云雾山等山脉,南临大海,物产自古丰饶,至今茂名还是广东省的农业第一大市,这种地理优势也让茂名人形成了以清淡鲜活为主的口味。

广东的白切鸡早已成为粤菜的标志之一,而茂名的白切鸭也是不容错过。

电白的沿海滩涂,为鸭子提供了极为优质的生活环境,鸭子在海边散散步,吃点小海鲜,然后就轮到人用鸭子大快朵颐。

白切鸭要用浸煮的方式,避免大火煮沸使鸭肉变硬,斩块之后,鸭肉仍保有汁水,蘸酱油、花生油、蒜末配成的小料便已足够美味。

白切鸭美味不输白切鸡。小红书李美女 摄

白切鸭美味不输白切鸡。小红书李美女 摄

茂名人还把鸭子和粥结合在一起。茂名水东鸭粥店多是极简风,连菜单都没有,只售卖鸬鸭、鸭杂、鸭粥、捞粉、芥菜,绝对是大道至简。鸭粥就是用煮鸭的汤煲粥,汤里除了整鸭,还会加入党参、北芪等药材,既好吃,又温补,非常广东。

茂名还有一道不得不吃的美味,那就是化州香油鸡。

这个香油不是芝麻油,而是花生油为底,加入多种香料熬制,可以多达二十几种香料的“真·香油”。鸡选走地阉鸡,浸熟,斩块,鸡骨微微带血,嫩黄的鸡皮颤颤巍巍,淋上香油,撒一层芝麻,鸡肉发射着油光,仿佛自带字幕:“快吃啊,等什么?”

香油鸡的精髓就在油上。小红书锵锵 摄

香油鸡的精髓就在油上。小红书锵锵 摄

花生是茂名的第一大油料作物、第三大农作物,年产量超过16万吨,所以当地人偏爱花生油入菜,以至于花生油都叫“生油”,不直呼其名,显得亲切。花生油加入韭菜,像炸葱油一样熬成韭菜油,也是茂名人离不开的调味料。

茂名人的一天,常常是用一碟捞粉和一碗白粥开启的。细嫩幼滑的粉皮,淋上韭菜油和酱油,撒上生蒜米,筷子搅动,原本洁白的粉皮染上韭菜油微微的绿,酱油的棕,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捞粉看似单调,其实滋味无穷。小红书李美女 摄

捞粉看似单调,其实滋味无穷。小红书李美女 摄

茂名人还有一手绝活是料理牛杂。第一次见化州牛杂档的外地人,一定会感到奇怪,锅里煮着的除了牛杂还有两个白瓷罐,分别装着辣和不辣的酱汁。

不同于广式牛杂的酱香浓郁,化州牛杂突出一个“清”,高汤炖煮至酥而不烂,老板拿一把剪刀,想吃多少剪多少,没有内脏爱好者可以拒绝牛杂档。

大块的牛肉和牛杂,想吃多少剪多少。小红书李美女 摄

大块的牛肉和牛杂,想吃多少剪多少。小红书李美女 摄

最能让茂名人心甘情愿突出食材本味的还是海鲜。

电白区靠海,这里的博贺港是广东最大的渔港,也是全国最大的海蜇、南风螺生产基地。

新鲜的渔获总是一上岸就被商贩和食客一扫而空,在真正吃货的眼里,吃海鲜真的要争分夺秒。白灼海蟹、白灼对虾、白灼沙虫……

大海提供的鲜味适合用极简方式对待。试过这种鲜甜,才知道什么是“食过返寻味”。

新鲜的海鲜白灼或清蒸就足够了。小红书李美女 摄

新鲜的海鲜白灼或清蒸就足够了。小红书李美女 摄

02

承包你的荔枝自由,甜蜜300天不重样

作为中国荔枝产量最大的城市,茂名种植荔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已开发出近300个荔枝品种,其中有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糯米糍、贵妃红、三月红等四十多个优良品种。

在茂名,“日啖荔枝三百颗”还能吃得不重样。

全国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朱梦菲 摄

全国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朱梦菲 摄

茂名人的荔枝季可以跨过春夏秋冬。茂名在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水热充足,这里的荔枝早熟品种“科技一号”最早在农历二月就可以上市,而晚熟品种“马贵荔”在中秋节才走上市场。

茂名人对怎么吃荔枝也颇有想法。荔枝炒牛肉、荔枝虾仁、荔枝干煲汤……任何食材到了茂名,都能让荔枝整治得甜甜蜜蜜。

相比之下,荔枝蘸酱油只是最基本的操作,用咸鲜来突出酸甜,荔枝的味道才能完整而富有层次。

荔枝入菜,丰富了人们的味觉体验。图源:视觉中国

荔枝入菜,丰富了人们的味觉体验。图源:视觉中国

比茂名荔枝品种还多的,大概只有茂名化州糖水。

“中国糖水在广东,广东糖水在化州”,就好像全国各地的拉面店前面得加上“兰州”,靠着“平靓正”,化州糖水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已经随处可见。

岭南的夏天潮湿闷热,唯有糖水可解。

茂名的糖水店都是要开到深夜的,太阳下山,暑气稍歇,糖水就要开始自己的表演了。

在糖水铺用清凉打开夏天。小红书锵锵 摄

在糖水铺用清凉打开夏天。小红书锵锵 摄

化州是重要的甘蔗产地,制糖业发达,当地人用蔗糖煮番薯,就是基本款的番薯糖水。

更丰富的香芋椰汁西米、海带绿豆糖水、鹌鹑蛋西米、莲子百合红豆沙等搭配,更是搭建起一个化州糖水宇宙。

番薯糖水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摄

番薯糖水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摄

化州糖水店常常还兼售粥、粉、面,甚至是小炒和烧烤,不管是糖水还是碳水,售价都不过十几元,便宜的糖水2元就可以来一碗。

总之,让你能够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升糖指数。

03

除了甜,茂名还有多少滋味?

在讲究清淡鲜活的茂名人看来,有一样食物反而是“不新鲜”的滋味更浓,那就是化州黄瓜。

化州市笪桥镇盛产黄瓜,当地人会将新鲜黄瓜经过祛青、盐腌、晾晒、压扁、拉直等传统工序,制成黄瓜干。

因黄瓜祛青后变成了真正的“黄瓜”,这瓜也被称为化州黄金瓜。黄瓜干与香菇、猪肉剁碎蒸成肉饼,就是当地极可口的一道家常菜。当地人还认为,如果吃太多荔枝而上火,用黄瓜干煮水可解。

化州黄瓜干 图源:汇图网

化州黄瓜干 图源:汇图网

比黄瓜干更吸人眼球的大概是杨桃干。

茂名地处粤西,与广西相邻,这里也能看到和广西柠檬鸭异曲同工的美食。

信宜人用杨桃干入菜,和鸭子同框做成信宜杨桃鸭,既去除鸭肉的腥膻,又增添了一抹果香,酸甜香辣的滋味,让人摆脱对粤菜清淡的刻板印象。

杨桃鸭 图源:茂名文旅

杨桃鸭 图源:茂名文旅

如果给一个茂名人十块钱吃饭,那么TA大概率会选择沙煲粉。

外地人很难想到沙煲粉是茂名人心目中的“美食王者”之一,是漂泊在外的茂名人返乡必吃的食物。

煲仔饭的沙煲到了茂名和米粉组成CP。爽滑的米粉和白菜、豆芽、鹌鹑蛋、花生米、火腿肠等食材同煲,配上一碟辣鸡,晚上来一份可以扫清一天的疲惫。

另一样茂名人念念不忘的美味是簸箕炊。米浆倒在竹编的簸箕里蒸成粉皮,刷一层油,再倒米浆,如此往复,至少要三层以上。蒸熟的簸箕炊要切成菱形块,搭配香油、芝麻、蒜蓉,是能唤醒童年记忆的味道。

簸箕炊在茂名可算作“籺”(hé,当地人的发音更接近ei或ye)的一种。

木薯粉包裹花生、猪肉、虾米、香菇,就是薯包籺;老人过生日,离不开寿桃籺;用枧沙泡糯米,包粽叶煮透,这就是茂名人的“碱水粽”——灰水籺;糯米皮包裹韭菜、猪肉、花生、虾米,做成大饺子的形状,就是煮籺……

籺大概是茂名最包容的食物,糯米粉或木薯粉加上各种各样的馅料,便成就了最家常的味道。

籺和其他地区的粿、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瓦力 摄

籺和其他地区的粿、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瓦力 摄

吃在茂名人的生活里到底有多重要呢?

在茂名,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登上热搜:一位老奶奶每天都会来到家中的监控摄像头前,向子女展示她要吃什么,同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她知道,孩子们不在身边,但他们都能看到。有口福,就是一件乐事。食物,就是用来和在意的人分享。这大概也是茂名人生活哲学的反映。

无论何时何地,茂名人对美食的评价标准始终只有味道本身。小红书锵锵 摄

无论何时何地,茂名人对美食的评价标准始终只有味道本身。小红书锵锵 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