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履职评价有实招!电白运用“大数据库”促选人用人提质增效

作者 邓建青 2025-07-21 16:30

“干部履职评价中,长期存在比选标准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具体、发现渠道不完善等痛点难点问题。”笔者从茂名市电白区了解到,去年以来,当地创新构建干部履职评价系统,通过“标准量化—动态研判—结果转化”机制,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质增效,为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让选人用人标准“明起来”

电白聚焦区管科级干部和中层正股储备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岗位特点,将全区领导干部划分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乡镇街道等9个序列,分类、差异化设定岗位评价维度,在实现干部评价100%全覆盖的同时,有效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其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式,将干部指数分解为综合业绩(50%)、履职能力(30%)、群众口碑(20%)。将可定量的综合业绩指标细分为综合业绩(70%)、近4年考核(30%)、实绩加减分(5分);对履职能力、群众口碑等定性指标,明确具体情形和评价要点,细化档次分值,由上级、同级、下级依据权重评分,有效推动评价从“凭印象”转向“靠数据”。

在紧扣政治素质、业绩、履职能力、群众口碑等核心维度的前提下,根据岗位职能变化实时优化计算指标,单位党政主职侧重高质量发展考核分数,单位副职及中层干部则突出单位内部“积分+排名”,确保评价与岗位职能精准适配。

打造五维研判模型

让选人用人依据“实起来”

电白整合组织、纪检、信访、审计等8部门15类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将干部基本信息、年度考核、教育培训等6项核心内容归集于一体,建成标准化、动态更新的干部履职“大数据库”,数据完整度达98%,实现“一人一档、数据跑路”。

多维数据经挖掘和分析,转化为干部个人的“履职雷达图”“能力曲线图”“实绩对比图”等可视化“数字模型”。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数据关联和图形展示,直观展现干部的优势强项、短板弱项以及发展潜力。

电白还建立“四色预警”机制,系统增设干部风险指数,对关键指标连续低于均值、负面评价过多、廉洁风险点出现、同一地方任职时间过长等问题即时推送预警,即时向组织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单位推送预警信息,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自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已推送预警信息5条,涉及20人,化解廉洁风险、任职超期等潜在问题20条。

衔接选育管用全链条

让选人用人效能“提起来”

电白将系统生成的“全息画像”作为干部动议酝酿、推荐提名、讨论决定的核心依据。2025年以来,系统排名前10%的干部中,已有22名获得提拔重用,有效释放了“干得好才考得好、考得好必用得好”的鲜明信号。

电白定期通过系统对领导班子整体运行、结构功能、干部匹配度等进行综合剖析,针对评价结果反映出的年龄老化、专业短板、经历同质等问题,精准推动干部跨区域、跨领域交流轮岗。如区委组织部去年以来根据干部信息系统提示,及时调整交流干部4批次19名,干部队伍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

针对系统分析出的干部个体能力弱项和队伍共性问题,电白精准制定培养规划和教学计划,实施“订单式”培训,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培训资源“精准滴灌”。2025年以来,累计结合系统分析数据针对性开设培训班32个,培训干部3205人次,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郑宇芬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