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商投资看广东①,时长共1分46秒)
这家新加坡企业,为何要建华南首家外商独资医院?
深夜自新加坡总部飞抵深圳、早晨跟进项目进展、中午与湾区科技企业洽谈、下午前往下一个投资项目点……近日,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锡源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行程满满。2025年5月,该集团签约投资建设华南首家外商独资医院,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后饮到“头啖汤”。
在潘锡源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兼具高水平西医、中医医疗资源,发达的生物医药,先进的IT技术,同时拥有便捷的高铁、空港交通等条件,在大健康赛道有着独特优势。外商独资医院的加入,将有助于推动本地打造“世界级医疗之都”,有望培育出亚太版的梅奥医学院、安德森肿瘤中心。
在全球投资疲软形成趋势的环境下,鹏瑞利集团加码投资广东,信心何在?潘锡源表示,大湾区庞大的人口市场,以及本地政府有为、务实的行政风格,是跨国企业大规模、长周期开展投资活动的信心来源。
广州未来在大健康赛道或可比肩瑞士
2024年11月,商务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在含广深在内的7座城市及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释放欢迎国外高水平医院“走进来”的关键信号。
同月,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达成合作,联合打造白云国际健康城项目。2025年5月,鹏瑞利集团与广州地铁集团正式签约协议,投资10亿元落地鹏瑞利国际医院,这是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后,在华南地区落户的首家外商独资医院。
在潘锡源看来,中国高端医疗康复需求增长势头旺盛,医疗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有望将这部分高端消费留在国内。而广州的医疗资源丰富,肿瘤科等学科建设居于全国前列,为鹏瑞利国际医院开展科室共建、搭建高端医疗服务平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本地中西医水平都非常发达,中西医结合的术后康复等特色项目十分具有吸引力。”他说。
与大多数公立医疗机构的选址不同,鹏瑞利国际医院及白云国际健康城的选址位于亚洲最大综合枢纽之一的广州白云站附近,“这是因为,外商独资医院的医疗资源供给不仅面向本地,更注重跨省、跨国的服务能力。医院选址靠近白云高铁站、白云机场等交通枢纽,能在1.5小时交通范围内辐射大湾区超1亿人口。”潘锡源说。
“医术+区位”的双重优势,使广州具备竞争“世界级医疗之都”的条件。潘锡源介绍,此前该角色由新加坡扮演,但自2023年以来,医疗人手紧张问题在新加坡愈发突出,接诊全球病患的能力触及“天花板”。目前,承接产业外溢的主要是泰国曼谷、马来西亚槟城等地,但受制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前景有限。
“广州出色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水平,更容易让全球患者投下‘信任票’。”潘锡源说。在他看来,广州的核心优势还在于本地卓越的中医和西医医疗资源,生物医药、IT技术行业发达,通过整合资源,白云国际健康城有潜力塑造为世界级的医疗健康新地标。“在健康管理赛道上,广州可取得比肩瑞士等地的地位。”潘锡源说。
看好“大湾区+大健康”概念,总投资超50亿元
鹏瑞利国际医院预计明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目前,白云国际健康城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中。“我们将尽快使医院真正达到国际标准,向国际市场开放。医院投入使用后,预计50%—60%的病人是使用高端商业保险的患者,20%—30%的病人是国际患者。”潘锡源说。
除此之外,围绕“大湾区+大健康”概念,鹏瑞利集团还在广州市黄埔区等地部署了康养项目,另有兴趣投资深圳。
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持续萎缩的背景下,鹏瑞利为何仍加码投资广东?
潘锡源说,近年来,中国医疗领域扩大开放、银发经济热度上升等机遇涌现,鹏瑞利集团加速围绕高铁TOD等优质资产布局大健康产业。此类商业模式常具有“重资产+长运营”的特征,因此当地政府的行政风格将深刻影响企业决策。而在与广东各级政府的接触中,多个细节令潘锡源印象深刻。
“比如,去年广州市白云区到新加坡招商引资时,我的PPT只有15分钟,区政府负责人的招商PPT却有45分钟,列出5个不同投资的计划,加速了项目的落地。”潘锡源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积极协调解决碰到的问题,进一步加快了项目的顺利落地。
“在新加坡,著名的乌节路商圈聚集了众多知名医疗机构和专科中心,通过‘医疗+商业’模式将顶级医疗资源和购物休闲融为一体。”潘锡源说,“广州也具备这样的条件,白云国际健康城将汇聚各特色专科、生物医疗、科研等产业,借助交通优势推向全球患者;国际医疗旅游还可带动商业、酒店等业态的发展,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
【编者按】
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广东近期发布的一组外资数据格外亮眼:今年1月至7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6.7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领跑东部主要经济大省。这表明广东依旧是外资值得信赖的“避风港”和首选地。
近期,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外国商会负责人,自即日起推出“外商投资看广东”系列报道,聊聊外资企业眼中的广东机遇、湾区机遇。敬请垂注。
采写:南方+记者 邵一弘
摄影:南方+记者 石磊
摄像/剪辑:南方+见习记者 赵子杰
设计:吴颖岚 谭唯
策划:陈枫
统筹:吴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