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也变了! 新世代BMW iX3明年在华量产

作者 魏泓泉 2025-09-08 12:59

作为承载宝马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转型的重要产品,新世代BMW iX3正式全球首发。这款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将于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

为什么说这是宝马转型关键之作?

这款车型基于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搭载BMW首创全景iDrive、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和大圆柱电池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定义了宝马品牌下一代车型的发展方向。有趣的是,宝马虽然有诸多改变,但大鼻孔的“显眼包”造型“传承”了一下,甚至比过去“更宝马”,在电动车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一眼可辨。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BMW iX3是首款投入量产的新世代车型。我们不仅将下一代最成功的纯电车型之一带上道路,同时也开启了BMW的全新时代。”

启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在宝马方面看来,真正的创新绝非技术的堆砌,而是以适合宝马的方式创造用户价值。因此,宝马首次应用座舱“视觉锥”概念,以符合下意识的驾驶视线设计,减少视觉焦点的切换时间与频率。

在新世代BMW iX3的座舱中,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方向盘与超感中控四大创新交互界面联动,自然而然地引导视线与操作路径,实现“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的直观体验。

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采用宝马自研的超近距投影平视显示技术,替代传统仪表盘,可将信息投射在纳米涂层风挡玻璃下部的黑色涂层,提供大面积、4K级超清晰、远视野、偏光墨镜无影响的显示效果;全新3D抬头显示位于视平线全景显示上方,可将导航和自动驾驶信息投影到驾驶员最佳视野内。

在动力电池方面,新世代BMW iX3采用全面升级的宝马第六代电驱系统,搭载大圆柱电池和全新800V高压平台。其中,新车电池包采用“无模组”(Cell to Pack)设计,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融入车身结构,不仅减轻重量、降低重心,还提升车内空间和空气动力学表现。大圆柱电池的采用,也让BMW iX3国产版本实现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CLTC续航超过900公里,彻底缓解用户的续航与补能焦虑。

在电控方面,全新BMW自研“能量智控系统”作为中央控制中枢,支持软件远程升级。而后桥励磁同步电机升级,结合全新紧凑异步电机组成高效双电机组合,实现能量损耗降低40%、整车效率提升20%。

据悉,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新世代车型拥有4个“超级大脑”,分别运行负责车辆车载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四大核心功能的软件平台;同时,“共享服务层”作为连接纽带,提供网络安全防护与灵活的OTA升级。二是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让新世代产品减少600米线束长度,实现减重30%。

其中,负责运行 BMW 首创全景 iDrive 的超级大脑,与 BMW 新世代操作系统 X 协同,共同塑造宝马超感智能座舱的全新体验。它统筹协调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 3D 抬头显示及超感中控的各项内容,同时集成语音交互、娱乐与导航功能。

“中国是竞赛决胜场”

宝马方面透露,专为中国消费者需求打造、基于新世代平台开发的新世代BMW iX3中国专属版也即将于年内正式亮相。该车型不仅拥有新世代核心技术,还在智能座舱、驾驶乐趣、驾驶辅助和舒适性等方面为中国用户做了专属定制与调校。

据悉,届时BMW智能个人助理将迎来全面升级,新世代BMW iX3中国专属版将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宝马定制大语言模型(LLM)技术,并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其核心能力包括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能够实现精准意图捕捉、复杂指令解析、模糊语义理解及严谨逻辑推演。

驾驶辅助方面,宝马携手本土合作伙伴Momenta共同研发高度适配中国道路环境和驾驶行为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实现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这一系统基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能够像人类驾驶员一样理解复杂路况并作出决策,具备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

最后是驾控本土调校,针对中国典型路况与驾驶偏好,宝马工程团队对底盘与悬架系统进行了专属调校优化;舒适性方面,轴距加长超100mm,后排腿部空间显著提升,专属后排座椅由上海团队精心开发,座垫加厚加长,确保长途乘坐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顶尖电池供应商,已于2024年底在沈阳生产基地启动大圆柱电池包试生产。

按照规划,从现在起到2027年,宝马集团将在全球推出40余款全新或升级产品。在中国市场,宝马计划于2026至2027年间推出20余款BMW新车。

目前,宝马中国研发团队已经深度参与了国产新世代车型的开发,在中国建成四大研发创新基地、三家软件公司及德国以外唯一Skylab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专注本土化创新与前沿技术开发。

齐普策表示:“中国是全球汽车行业技术竞赛的决胜场——人工智能(AI)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普及。我们在AI领域与中国顶尖科技公司合作共创,将前沿创新无缝融入新世代中国专属车型。”

南方+记者 魏泓泉

编辑 邵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