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州市整顿“散乱污危”工业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印发,提出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规范整顿“散乱污危”工业企业,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与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此次行动以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工业企业为整顿重点。自2025年8月起至2028年8月止,用三年时间对“散乱污危”工业企业集中攻坚,关停取缔一批、集聚搬迁一批、规范改造一批、提升发展一批,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支持守法经营企业做强做大、集聚发展。
提能提质 技术设备与质量品牌同升
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是此次三年行动的最终目的。对于潮州这个制造业大市来说,要让“制造”走向“智造”,必须技术创新与质量品牌“两手抓”,实现双轮驱动。
一方面,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企业提能升级。
方案提到,支持企业组织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突破一批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科研环节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另外,加快企业“数转智改”,加快设备更新与智能化升级;推动企业生产制造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升级。
潮州还将重点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挖掘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至2027年“优大强”企业实现三年倍增,年均新增上规企业100家。
另一方面,以质量品牌为引领,打造企业价值增长极。
产品质量方面,方案重点提及卫浴、不锈钢行业。潮州将强化卫生洁具、不锈钢等重点产业集群质量监管,建立智能卫浴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施智能卫浴市场净化行动,全面清理未获3C认证产品。
“高价值专利培育”得到重视,潮州支持企业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挖掘和布局高价值专利;探索构筑重点产业技术专利池,引导优质企业储备布局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标准必要专利。
品牌培育创建方面,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动一批企业通过湾区认证,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探索打造“潮州智能卫浴”等区域制造品牌,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打响“潮州制造”区域品牌。
工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既要“破”也要“立”。潮州这场深刻变革,既要破除阻碍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壁垒和沉疴旧疾,更要优化发展空间,构建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升级、长远发展的健康生态。
“破”——打破桎梏,整顿市场,为发展清障。
潮州将以整顿“四无”企业为重点,全面排查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居住以及安全生产不达标、环境保护不达标、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严查偷税漏税、欠缴社保等行为,推动企业守法经营、公平竞争。
根据方案,重点开展涉污企业、企业违法建设、无证无照经营、安全生产、淘汰落后产能、规范税收征管秩序、打假治劣七大专项行动。
“立”——构建生态,优化空间,为发展赋能。
方案提到,潮州还将以企业集聚为引领,通过优化提升园区平台、推动企业入园发展、引导企业抱团发展、择优配置土地资源等方式,加速产业集群成势。
值得注意的是,潮州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技术对接、建设共享车间等方式抱团发展。以卫浴、婚纱晚礼服等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重点,分别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和3个。
针对企业“用地难”问题,潮州将建立拟回购存量闲置土地清单、新增土地储备项目清单,完成产业用地收储3000亩以上。另外,推动“散乱污危”企业坚决出清,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或有序腾退,加强对守法经营优质企业的用地保障,优先扶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知多D
“散乱污危”工业企业
“散乱污危”工业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或登记手续,不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企业。
该行动方案的重点整顿对象是:陶瓷卫浴、印刷包装、不锈钢、服装等传统支柱行业中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工业企业。计划到2028年8月,陶瓷卫浴、印刷包装、不锈钢、服装等传统行业“散乱污危”企业基本实现动态出清。
整顿路径
关停取缔一批
对“四无”工业企业,通过整顿仍无法达到环保、消防、安全等验收标准,达到法律规定应停产、停业、关闭条件的,由县区政府牵头依法查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即:断工业用电、用水,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
集聚搬迁一批
对达不到停产、停业、关闭条件的“四无”工业企业,通过整顿可达到环保、消防、安全等验收标准,符合国家、省和市产业政策,但不符合布局规划的,引导企业搬迁进驻园区(集聚区)发展。
规范改造一批
对达不到法律规定应停产、停业、关闭情节且未列入整合搬迁计划,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的“四无”工业企业,要求限期完善相应登记审批手续、污染治理设施、安全生产设施,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提升发展一批
对完成整改的企业,由县区政府纳入日常监管范围,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引导企业抱团合作发展;对具备成长潜力的小微工业企业,列入“小升规”培育库,服务推动企业上规模。
文:南方+记者 许钰敏
图:南方+记者 纪金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