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州南沙区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并在文稿中多次强调该项建议,引发讨论并登上微博热搜。
该建议提到,“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需要家长朋友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还提到“要着重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胜任”,并表示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不要接送学生。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01
官方回应:
出于安全考虑,非强制要求
针对学校的建议,网友意见不一。
有家长表示不理解:但凡家里有人能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着落,谁愿意麻烦老人帮忙呢?
9月11日,南沙区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称:“尽量不让老人接送小孩的建议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我们理解家长的实际情况,相信家长也会根据老人的身体条件作出合理判断,不会让行动明显不便的老人承担接送任务。该建议并非强制要求,多次强调可能是担心部分家长未能及时关注到相关信息。”
其还表示,会将相关情况记录并交给对应部门进行核实,以确定该建议是出自教育局的文件,还是学校自行发布的提醒。
当然,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的初衷无可厚非。
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人的身体机能可能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在车水马龙的上下学路上,确实可能存在风险。
广州交警数据显示,2023年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上升63%,其中老年人骑行类事故高发。部分老人在接送孩子时,存在不戴头盔、逆行等违规行为。
然而,这条建议忽略了中国双职工家庭的现实困境。
在广州,超过65%的双职工家庭,朝九晚五已是奢侈,“996”是常态,下班时间完美错过放学铃更是标准配置。
对这些家庭来说,一句“不让老人接”意味着什么?
难道指望父母瞬间学会影分身术,或者老板们集体良心发现推行“接娃假”?
家长内心困惑的是:“建议很美好,但房贷谁还?学费谁交?老板的脸色谁看?”
因此,也有不少网友反讽:“既然如此,不如让上下班时间跟上下学时间同步吧。”
01
韩国实行10点上班制
能否在国内实行?
说起来,在韩国,还真因为接送孩子而调整了上班时间。
据报道,韩国光州市2022年起试点推行的“小学生家长上午10点上班制”将从明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该制度面向300人以下中小企业的家长职工,允许其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天减少一小时工作时间照顾子女。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光州市通过补助方式弥补企业因工时缩短造成的损失,既方便职工兼顾家庭与工作,又减轻企业人力运营负担。
这一制度最早于2022年在光州试点,最初仅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实施期限为两个月。
2023年,该制度适用范围扩大至小学1至6年级学生家长。家长们普遍反映,能够亲自将孩子安全送到学校“很安心”,企业方面也对这一制度持积极态度。
据悉,韩国政府的方案将适用对象进一步扩大至学龄前子女家长,并将补助期限延长至最长一年。
光州市方面表示,随着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学龄前和小学生家长职工将享受不减薪的工时缩短安排,并有望与政府正在推进的“每周4.5天工作制”形成叠加效应。
对此,有网友表示:“制度非常人性化。”“羡慕了。”
还有网友认为:“可能让找工作更难。”
也有网友认为:“没必要,送完孩子可以去上班。”
那么你认为,韩国实行10点上班制在国内是否有用呢?
03
国内已有定制公交专线
回到国内,其实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替代方案。
比如定制公交专线就是一个亮点。
在上海普陀区,DZ315线定制公交专线于9月1日正式开通,通过“点对点”直达方式,连接起曹杨中学与临时校区,中途不设站。
学生们反映:“这辆公交车缩短了从家到临时校区的用时,可以节约5-10分钟。而且定制公交中间不停靠,到站不用过马路就是学校门口了,肯定是方便很多的。”
合肥市的“助学专线”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30余条奔跑于主城区各学校与小区之间的“助学专线”,实现了学校和家之间的零距离接驳。
这些专线既保障了路途安全,也搭建了一个“桥梁”——让孩子们走出了“独立上下学”的第一步。
与同龄人相伴,遵守秩序、文明礼让,学习了独立出行,也锻炼了社交能力。
在广州“电鸡”横行的情况,如果有定制公交线路的话,确实也是比较安全的存在。
虽然有不少人可能还住在城中村等地方,但如果有公交线路到达附近的话,只需将孩子送至安全规范的社区点,等老人出门或家长下班后再去接回,也可以分担老人全程奔波的压力。
对此,你觉得还能怎么解决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南方日报、奔赴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商务联系:13609779988、13826064787(微信同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