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
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
(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措施
截至发布时间
南沙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从化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白云、荔湾、越秀、天河、
海珠、黄埔、增城、番禺、花都
为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12小时内将受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将持续。
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12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将持续。
预计今天夜间到25日,台风“桦加沙”将给广州带来严重风雨影响: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陆地阵风9~14级,港区和高地阵风13~17级。
请密切留意最新天气消息,提前做好防风防雨准备,警惕极端大风、强对流、城乡积涝、海水倒灌(风暴潮)、地质灾害等风险。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今天(9月23日)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秋分时太阳几乎直射赤道
阳光平分在南北两半球
昼夜长短再次相等
秋分日后
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
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夜温差加大
气温逐日下降
凉意渐浓
秋分来了
台风“桦加沙”也来势汹汹
为何秋天了
台风还在“扎堆”出现?
秋台风更喜欢在哪儿“上岸”?
带你了解
↓↓↓
秋台风与夏台风
有何不同?
提起台风,大家总是会觉得它是夏季的“特产”。实际上,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而登陆我国的台风最早在4月登陆,最晚则在12月才登陆,其中7至9月是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月份,同时也是生成台风个数最多的月份。
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其特点有路径偏南、强度偏强等。
从常年平均(1991年至2020年)看,夏台风(6至8月)平均每年生成11.07个,其中有4.73个登陆我国。秋台风(9至11月)平均每年生成10.7个,其中有2.33个登陆我国。秋台风从生成数量上虽然与夏台风基本持平,但登陆我国的秋台风比夏台风明显偏少。
在数量比拼上,夏台风略胜一筹。但从强度来看,秋台风中有更多“狠角色”。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中,34.88%为台风级别,17.95%以强台风级别登陆,4.10%为超强台风级别。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路径偏南,平均强度更强,登陆时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例如,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7级,62米/秒)。
秋台风更喜欢
在哪儿“上岸”?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普遍偏南,这是由于进入秋季以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位置逐渐偏南造成的。秋台风最“青睐”的登陆地为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和福建省。
1949年至2023年,共有185个台风在秋季登陆我国,其中9月最多,为128个,10月有46个,而处于深秋的11月也有11个台风登陆。从统计数据看,秋台风最“青睐”的登陆地为广东(72次)、海南(55次)、台湾(45次)和福建(36次)。
实际上,秋季有台风生成和登陆均属正常现象。1949年以来,甚至有2个台风在冬季(12月)登陆我国,最晚登陆我国的台风为2004年第28号台风“南玛都”于12月4日登陆我国台湾省。
“秋台风”
影响范围更广?
秋台风影响期间经常会有冷空气参与其中,造成的风雨影响范围会更大,同时冷空气对台风强度影响也是“双刃剑”,太强的冷空气对台风强度发展是不利的。
一般初秋冷空气强度不太强,对台风强度增强有利,特别是东路回流的冷空气可能会加大了台风北侧的风速,有利台风强度的短暂发展。同时由于有冷空气的不断卷入,在台风北上过程中会导致台风结构发生变化,逐渐从暖心系统转变为冷心系统,逐渐变性为温带气旋。
但是变性不等于减弱。很多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强的风雨天气,并且由于变性过程中大气的斜压性增强,变性气旋经常表现为平均风不大,但是阵风影响范围广、强度较强。同时由于台风活动期间水汽输送条件较好,在合适的天气系统配置和冷空气的参与下,可能在台风外围或较远的地方也产生较强的降水,导致秋台风的影响范围更广。
因此,无论从强度还是影响上来看,秋台风都不可小觑,需加强防范。
超强台风“桦加沙”
预计23日凌晨
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
24日在广东沿海登陆
防风防汛迫在眉睫
这份防御指南请收下
↓↓↓
来源:广东应急管理、广州应急管理、广州天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