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年珠海市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在珠海市民服务中心启动。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市科技创新局等多部门共同推出超过100场专题活动,旨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服务重点人群,全面激发市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珠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郭才武参加活动并宣布启动。
今年9月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的首个“全国科普月”。珠海聚焦“科技赋能·智创珠海”特色方向,整合全市科技资源,打造涵盖产业对话、沉浸体验、公众互动等多维一体的科普盛宴。活动紧密联动珠海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实践。
启动仪式当天,主场活动“科技科普Show——机器人科技科普展”同步亮相市民服务中心。展览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置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生活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具身机器人和互动体验五大展区,汇聚格力智能装备、ABB、优必选、云洲智能、智元机器人等25家知名企业,集中展示34套前沿机器人产品。现场市民可品尝机器人制作的咖啡、观摩工业机器人演示,还能与广东图灵智新技术有限公司的G1型人形机器人互动,体验其跳舞、投篮等技能,感受人工智能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除展览外,现场还举办了“珠海机器人与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格力智能制造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专家讲座,以及“加强本地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圆桌对话。来自暨南大学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共话前沿趋势,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珠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刘治民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科普月构建了“1+1+N”活动体系:即一场主场启动仪式、一场机器人科普展,以及整个9月持续开展的AI创新应用实践大会、海洋科技讲座、科学家精神宣讲等百余场活动。全市各成员单位、区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将联动推出“科普大篷车”进基层、线上“云科普”等多样化活动,推动科学知识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和乡村。
据悉,科普月期间还将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答、亲子观鸟、“气象小主播”大赛等特色活动,通过“科普+产业”“科普+民生”的创新模式,构建社会化科普新格局,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节点城市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方+记者 冉小平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