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书记、海丰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徐安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这位深耕肾脏病领域四十年的专家,用三年时间实现从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改革者的跨越,在革命老区书写了医疗帮扶的时代答卷。
肾脏医学领域的“名专家”
从事临床医教研四十年的徐安平,是全国肾脏病领域资深专家,曾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内科及呼吸内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多次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还荣获首届“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称号。
作为肾脏病学科带头人,徐安平在免疫与炎症介导的肾脏损伤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系列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SCI论文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及博士后50余人。其团队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殊荣。
老区医疗振兴的“领头人”
2022年,徐安平响应医疗帮扶号召,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转赴海丰县,担任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兼海丰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以满腔热血投身基层医疗帮扶事业。
面对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发展滞缓的困境,徐安平教授以实干精神推动改革。两年间,医院门急诊量突破70万人次,手术量增长46.95%,介入手术激增超200%,患者费用下降27.5%,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CMI指数跃居全省县级医院前列;开展7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研究,重症医学科获评省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五大中心”建设全部通过省级评审,创建汕尾市首个县级医院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23年医院成功扭转多年亏损,病床使用率从43%提升至85%,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创新优化改革的“引领者”
值得一提的是,徐安平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作风过硬、能干肯干的干部组建领导班子,强化中层干部队伍管理,严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优化运营管理,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他主导的为民诊疗服务、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建设及柔性引进55名高水平医学和管理专家等举措,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擦亮“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品牌。
为了更好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徐安平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累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70余人,组建445人本土高职称人才团队。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联体平台,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及分级诊疗,重点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已成为海陆丰革命老区急性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患者救治的核心力量,为全县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救治服务。徐安平还大力推动海丰县医共体平台建设,构建形成辐射全县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025年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是对徐安平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褒奖。从三甲大医院到革命老区县级医院,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徐安平用仁心仁术在革命热土旁续写医疗帮扶新篇。
南方+记者 陈保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