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创新提速!“南沙金融30条”释放哪些新信号?

289财经热点 2025-05-12 17:18

南沙开发开放迎来金融支持“大礼包”!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

“南沙金融30条”围绕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未来,南沙将被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纵览“南沙金融30条”内容,不难发现,其紧扣南沙开发开放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描绘了“施工图”。

南沙大桥。

南沙大桥。

紧扣南沙发展目标

全方位赋能开发开放

“‘南沙金融30条’从7个维度,全方位赋能南沙的开发与开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展凯如是说。

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推动创新发展、打造优质生活圈的重要举措。

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记者留意到,针对《规划纲要》和《南沙方案》提到的不少战略目标,“南沙金融30条”都提出了具体的金融举措。

其中包括,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支持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发展特色金融服务,健全现代金融产业;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创新高地和对外开放门户,更将推动南沙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探索‘南沙经验’。”展凯说。

聚焦“科技叙事”、产业布局

支持发展海上保险

当前,资本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金融持续加码科创成为题中之义。

记者留意到,“南沙金融30条”开篇即提到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对“科技叙事”的支持力度,支持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

例如,提出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科创企业。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当前,南沙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金融服务与南沙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的目标相吻合。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南沙金融30条”不仅明确了金融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持,还对金融支持高端制造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青年创新创业作了具体安排。

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型节点。近年来,南沙向海图强,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针对这一产业特点,“南沙金融30条”提到,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对此,东海航运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洪士宏解读道,海上保险包括航运保险,以及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开采、海洋牧场等各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的保险保障服务。“当前,南沙正在加快发展海洋牧场装备、无人船、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工装备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和完善海上保险,将有助于南沙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构建内外联动期现货交易规则

争夺全球定价权

在“南沙金融30条”中,以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是关键着力点。

其中,广州期货交易所这一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成为重要支点。“南沙金融30条”中,有不少关于期货跨境合作、跨境交易的安排。

例如,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稳妥有序将已上市的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为允许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的特定品种。

对此,广金期货研究员黎俊解读道:“一个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将令中国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衍生品市场中,从而增加我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力,争夺更多期货品种的定价权。”同时,可更好地发挥国际化期货品种的作用,吸引境外投资者。

“南沙金融30条”还提到,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完善覆盖期现货市场的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

“广东作为全国工业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需通过期现货一体化体系强化产业链风险管理能力,保障生产稳定性。”广发期货总经理徐艳卫认为,结合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建设,可帮助企业缩短交易链条、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优化供应链效率。

此外,“南沙金融30条”提出,构建便利开展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认为,目前内地与港澳的保险市场在产品形态、法律体系、监管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构建便利开展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融合发展。”

建跨境资管中心

大力发展投顾业务

“南沙金融30条”明确,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大力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市场人士认为,这一布局与南沙已有政策优势相契合。一位资管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南沙建设跨境资管中心具有自贸区税收、国家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跨境资金流动便利等政策优势,有利于吸引港粤资管机构集聚,构建完善的资管产业链和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投资顾问业态,是广州打造资本市场新增长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设立投资顾问学院、发布“投顾十条”,不遗余力打造“投顾第一城”。

易方达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依托“南沙金融30条”政策红利大力开展投顾服务,争取早日在南沙设立财富子公司,助力推动广州投顾产业发展。

南方+记者 唐柳雯 黎华联 张艳

相关阅读

“南沙金融30条”来了!加码支持南沙开发开放 | 一图读懂

编辑 童慧 张茵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