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黄岭镇:从水浸村到丰收地,帮扶队把村民冷暖放心里

作者 邓建青 2025-05-23 21:26

暮色降临,电白区黄岭镇丰垌村主干道被太阳能路灯逐一点亮。路灯下,新修的文化墙绘在灯影里栩栩如生,延展着乡村发展的脉络。包括丰垌村在内,黄岭镇有6个村委会的重要交通路段在去年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大大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

“这些亮化工程,是我们的重点帮扶内容之一。”茂名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科科长、驻黄岭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邓海宝说,去年以来,在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黄岭镇帮扶组团单位的部署下,在黄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队围绕驻镇帮镇扶村九大重点任务发力,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实施乡村亮化工程,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开展义务植树,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聚焦产业发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过去一年,随着一件件实事落地、办成,工作队正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结出更多成果。

凸显生态底色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黄岭镇位于电白区北部山区,拥有独特的山清水秀。为促进黄岭镇实现生态旅游业、现代农业和绿色能源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队把绿美生态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

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作为帮扶牵头单位,一方面邀请林业部门到黄岭镇指导做好苗木繁育、种植规划设计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对接资源,发动人大代表、干部职工、爱心人士等捐赠资金或苗木,并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到黄岭植树增绿。

今年4月,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黄岭镇帮扶组团单位与黄岭镇联合开展植树活动。

今年4月,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黄岭镇帮扶组团单位与黄岭镇联合开展植树活动。

据统计,2024年黄岭镇人民政府、工作队共开展植树活动44场,共种植苗木12000多棵,种植绿化长度达33公里。今年4月,为推进大村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争取林业部门的支持,联合黄岭镇政府在大村村种植苗木350棵;茂名市社工部、市总工会、茂名开放大学等成员单位纷纷联合黄岭镇组织党员干部到挂点村开展植树活动,共种植苗木300多棵。

实施乡村亮化工程

照亮群众夜间出行路

“我们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村庄重要道路缺乏路灯或路灯无法满足需求,对群众夜间出行造成困扰。”据介绍,去年年底以来,工作队联合黄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深入黄岭镇15个村(居)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山蕉窝村村道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山蕉窝村村道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因此,工作队把乡村亮化工程列入帮扶工作重要内容,第一时间向组团帮扶单位反映情况。经协调,组团单位推动使用工作队工作经费提供了启动资金,帮扶成员单位茂名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又争取了农业农村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为工程解决了资金问题。

乡村亮化工程随后在丰垌、水西、山蕉窝、黄岭、东华、大村6个村委会启动。上述村庄重要交通路段合计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00多盏,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的问题。

把群众冷暖放心头

切实解决老大难问题

今年,山蕉窝村大片农田作物长势喜人、郁郁葱葱,圣女果等果蔬迎来了大丰收,卖出了好价钱,让村民笑开了颜。

作物丰收的背后,是水利设施的稳定运转。山蕉窝村委会门前600多亩农田土质肥厚,过去作物非常高产,但此前台风摧毁了唯一的灌溉渠,相当一部分农田已无法灌溉,导致随后种植的部分作物产量低下。

山蕉窝作物长势喜人。

山蕉窝作物长势喜人。

工作队调研组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向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汇报,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随后带队到山蕉窝村实地调研,并协调水务部门前来勘测,投入建设资金完成了水利设施修复。

无独有偶,东华村面临着“水”的难题。该村村委会门前的人口集中区域,因排水能力不足,如遇大雨整个区域就存在水浸的风险。

驻镇帮扶工作队、黄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东华村察看村中排水情况。

驻镇帮扶工作队、黄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东华村察看村中排水情况。

工作队就此问题积极与帮扶单位中国电信茂名分公司协调,共同研究解决排水问题。经中国电信茂名分公司投入帮扶资金建设完善排水系统,东华村的排水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如今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水浸屋’了。”村民谢伯给镇村干部和工作队点了个赞。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李洋 任桂莹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