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广汽·华为·总台国重实验室联合重磅发布

作者 拱千舒;梁钜聪;郜小平;王俊涛;葛政涵;周鑫宇 2025-05-22 11:00
00:47

(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广汽·华为·总台国重实验室联合重磅发布,时长共47秒)

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广汽·华为·总台国重实验室联合重磅发布

出门前,用户在手机上规划好的导航路线,上车后手机轻轻一碰车机,路线就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上,导航信息继续无缝衔接;手机上播放的音乐,上车后也能自动切换到车机音响,声音更立体,旅途更惬意……

当今的新车产品,已经成为“人车家”的超级终端。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广汽集团携手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共同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传祺向往M8崑系列正式上市。

从“汽车制造”到“科技文化符号”,汽车早已超越交通工具范畴,成为“移动的文化殿堂”。此次新车发布,彰显了当今科技和文化全面赋能的新趋势,让未来出行呈现更多可能,文化科技正在引领未来生活新范式的新应用、新尝试。推动文化持续赋能,广东正加快打造科技文化融合高地。

“车联万物”成为现实

坐进鸿蒙座舱,手机应用全量上车,即可实现可跨多种设备使用的深度协同……汽车成为一个多功能、多场景空间的集大成者。

在传统认知中,汽车是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如今,汽车正在进化为“连接天、人、家、车的超级终端”。“车联万物”,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此次三方联合发布以华为鸿蒙系统为互联底座,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最新音视频技术为技术支撑,以广汽新车为终端载体,形成联通千家万户、联动各种应用场景的移动消费中台,既是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水到渠成的具体展现,更是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赋能产业、赋能产品的最新范例。

当天,例外/方所创始人毛继鸿成为M8首位车主。在他看来,很多人买车不单单是一辆车,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车本身也承载着个人情感、喜好、品位和态度。

以汽车为载体,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要在深厚的产业土壤上才能“生根发芽”。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全球重镇,广东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尤其在智能网联产业布局上全面覆盖,涵盖整车生产企业、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传感器等关键配套供应商、创新平台机构、网联技术服务方、第三方行业组织等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面赋能智能化汽车商业化落地。

智行生态破圈向上

上车前,通过人脸识别,鸿蒙座舱能精准识别每一位上车的用户:当用户拉开车门,座椅自动调整到习惯的位置,后视镜角度也恰到好处。

未来已来,这样的生活场景,已经照进现实。不仅如此,鸿蒙座舱让操作更加流畅可靠,不仅可使用卡片式操作取代传统按钮模式,功能一键直达,车辆几乎所有的关键功能都可通过语音交互完成,三方影视内容也可通过语音控制。这正是科技予以交通工具新的温度,以多场景多方位的跨设备互联能力优势,拓宽汽车出行场景。

坐拥汽车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广东,去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广东汽车产业与ICT产业广泛“交友”,不断扩大“朋友圈”,两个诞生于广东的科技巨头,横跨不同领域,在产业革命与科技变革的浪潮中强强联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从“单兵作战”走向“生态共赢”,共同提升广东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一方面,汽车行业正成为人工智能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跃迁。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跨行业融合带来的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着产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科技与文化双向奔赴

在车内休息时,随机播放一个视频,更高级的视听享受仿佛置身“歌剧院”,在车内即可享受极致的听觉盛宴,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

在搭载了华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共建的“菁彩声”音频标准后,M8崑座舱更升级为如同歌剧院般的“第三生活空间”,让用户在车里共同构建起“人车家”生态的完整拼图,创造更具前瞻性的“人车家”智慧出行生态。

菁彩影像HDR Vivid & 菁彩声Audio Vivid可以适配手机、电视机、车载视频终端、公共大屏等终端超高清视频呈现,与国际先进的视频和音频标准水平相当,为“人车家”打造超高清视听新场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场景不断拓宽,用途愈加广泛,当车企们开始在新车型上比拼驾乘体验、娱乐体验时,背后也印证着人们对用车的情感、人文需求全面上升,成为新的“科技文化符号”。

科技赋予产业高度,文化决定创新温度,科技与文化双向奔赴,让现代生活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

广东拥有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具备文化制造、文化服务等9大超千亿文化产业。这也让广东有足够的底气与能力,以文化产业为纽带,推动文化持续赋能,释放融合效应,打造科技文化融合高地。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2.5万亿元,全国占比超1/6,继续保持在规模总量上领跑全国。文化新业态实现营收超9000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比重近四成,增长10.5%,展现出极强的发展动能和活力,“文化+”“+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在快速延伸拓展。

从VR体验永乐宫壁画修复到“数字方舟”智启三星堆,从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到低空观光航空器,从热门游戏中的岭南元素到文博会上精彩纷呈的机器人格斗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经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反应”。

以文化为核,以科技为翼,强大的产业链条,正促进广东在新的维度实现跃升。

采写:南方+记者  拱千舒 郜小平 葛政涵

摄影/视频:南方+记者 梁钜聪 王俊涛

剪辑:周鑫宇

编辑 邵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