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来粤好百千万”南方号融媒作品爆款大赛智媒工坊培训举行
7月10日,“粤来粤好百千万”南方号融媒作品爆款赛智媒工坊培训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南方号运营负责人以及部分宣传系统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融媒赋能,让“粤来粤好”的故事传遍南粤大地。
此次培训,邀请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介绍广东“百千万工程”实施与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安排了多位名记名编,分享了“粤来粤好百千万”南方号融媒作品爆款大赛规则、“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爆款新媒体作品生产技巧、新媒体爆款产品生产经验、南方号产品及入驻流程。
以培训提升融媒产品创作能力
2025年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为立体呈现“百千万工程”的进展和成效,5月底,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启动“粤来粤好百千万”南方号融媒作品爆款大赛,面向全省征集新媒体作品,目前共收到66家南方号的189件作品。
大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大家提升融媒产品创作能力,让“百千万工程”的宣传作品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传播力。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是“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工作,作为深度参与这两项工作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吴志才从“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意义开篇,通过具体的案例数据详细阐述了“百千万工程”对于解决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这两项重点工作的背景、意义、实施路径。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时代给予广东的命题。”吴志才说,要坚持指挥体系下的以县域振兴为统筹的县镇村一体化推进模式,以产业为引擎、县镇村为基础、平台为支撑、全社会参与为合力、改革为动能。“在平台支撑方面,需要采取大平台推进战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就是两大重要的省级统筹平台。”
“听到这么系统地对引领区进行梳理和阐述,让我对引领区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惠州市博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利芳琳说,今后在做引领区的宣传,讲好引领区的故事,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这次学习不仅补足了政策知识,拓展了工作视野,更让我们对接下来扎根岗位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阳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政策研究组三级主任科员何晓君说,阳江正在借鉴引领区的成功经验,立足山海资源禀赋,提出了“一区一带”建设的具体部署,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城乡共融等领域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探索融媒创新讲好“百千万工程”故事
守正创新做好“百千万工程”的全媒体报道,是广东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应有之义。三年来,南方日报高度重视,以头号力度推出相关系列报道,并联合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在南方+客户端专门开设了“百千万工程”频道,打造全省“百千万工程”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如何做好“百千万工程”融合报道传播?南方日报经济新闻部乡村振兴工作室主任彭琳分享了团队的探索,2023年以来陆续推出了“县委书记打擂台”“百千万·书记说”等融合报道,全网流量超1亿,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今年,南方日报、南方+又推出了沿着高铁看“百千万”大型直播、百名记者蹲点“百千万”等全媒体报道,即将上新“粤来粤好百千万”县域特色产业系列短视频。“内容创新、报端同频、运营下沉,是重大主题报道传播出圈的三大要素,我们将持续探索融媒创新,奏响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流强音。”彭琳说。
谈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爆款新媒体作品的生产技巧,南方传媒研究院编辑二室主任梁燕表示,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受欢迎的作品,都有如下特点:一是案例鲜活、深入一线、说人话,用一种平视的姿态和用户交流,做好视频开头10秒、文章导语的吸引力,迅速与用户产生情感链接;二是“以情动人”,这个情是让受访者真情实感展示出来,而不是没有细节支撑的悬浮表达。
“的确,用短视频讲好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故事,核心就是把镜头和笔触对准百姓,让故事深深扎根于生活土壤。”“学习强国”汕尾学习平台编辑部主编高波说,“百千万工程”的落脚点是百姓的生活。短视频只要守住“百姓视角”这个根,让观众从画面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身边的真切变化,故事自然能走进心里、引发共鸣。
南方+传媒中心高级编辑麦小华结合南方+传媒中心的标杆案例,围绕新媒体创作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展开分享,从爆款信息的精准挖掘、内容的匠心打造,到新媒体策划的系统架构,再到优质新媒体产品的核心要素,深入浅出的解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爆款方法论。
“我觉得,需要从内容、形式与传播三大维度来精耕细作,讲好‘百千万工程’的深圳故事。”“深圳发布”主编黄淳说,内容上,要以小见大,从个体体现群体,重视可视化、新媒体化手段体现成果;形式上,要打破“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邀请群众从受访者转变为家乡发展的“参与者”与“代言人”;传播上,要从“单打独斗”升级为“矩阵联动”,不断扩大宣传效应。
“这些分享,既兼具理论高度与体系化思考,又扎根一线实践,为新媒体从业者提供了从认知升级到落地执行的全维度指引。”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曾城军说,广州黄埔发布南方号在开展“百千万工程”主题宣传过程中,主要思路还是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情感共鸣。
采写:南方+记者 黄进
摄影:陈文焕 吴昂霖
剪辑:陈文焕
运营:陈峥 洪燕文 胡素青 黄钰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