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陈江加速充电桩建设,让居民出行“电量满满”

2025-07-02 07:47

在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从华显光电、赣锋锂电等重点企业到天益城、义乌商圈等繁华地段,从社区的公共区域到乡村的公共空间,充电桩如同毛细血管般延伸到居民身边。

自启动两轮电动自行车“疏、堵、管”一体化建设以来,陈江街道已在辖区建成充电端口2256个,超1.29万用户通过智能充电网络解决出行续航难题。

7月底充电端口将突破3000个

过去,在陈江街道,企业门口电动自行车堆放杂乱、私拉电线充电问题突出;如今,随着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工程的实施,几乎随处可见充电车棚和智能充电桩。得益于集中充电场所的建设,居民“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现象显著改善,“停车难、充电乱”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目前,陈江街道正在推动充电服务网络扩容升级。该街道与创想三维、视爵实业等企业达成合作,将在厂区周边新增大型充电点位,专门服务企业员工通勤充电需求。按照规划,7月底前,辖区内充电端口总数将突破3000个。

除企业点位外,陈江街道还将联合强村、强社公司,挖掘社区、城中村等区域的建设潜力,推动充电设施进一步向人口密集区渗透,让居民“出门即充电”成为可能。

搭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大数据平台

接下来,陈江街道继续推进两轮电动自行车“疏、堵、管”一体化体系项目建设。

一方面,规范化推进辖区电单车智能充电设备设置与分布,提供多个系列的充电产品,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为电动自行车用户提供更多的充电停放场所。

另一方面,利用“射频信号传输+AI视频监控”等技术,推进辖区两轮电单车登记、停放管理系统建设。通过为电单车安装RFID标签,在小区与出租房出入口安装RFID门禁读头,实现对电单车的登记管理和出入管理。同时,在小区禁停区域安装RFID读头和AI识别摄像头,对违规进入禁停区域的电单车进行现场语音播报驱离、抓拍违规行为并上传后台,努力解决小区内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进楼入户等问题。

此外,陈江街道还将依托信息化系统,为街道、社区搭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大数据平台。届时,平台可接入其他品牌充电设施,实现一网通管,实时监控充电、入户预警状态,并对预警信息进行多级推送,保障充电安全。

撰文:刘素梅 于蕾

图片:陈江宣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