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金光洒落,正是耕耘希望的好时节。
韶关乳源大桥镇红星村塘亚山淀粉红薯种植基地的田野间,农户们弯腰曲膝,将一株株嫩绿的淀粉红薯苗小心地埋入松软的泥土,再熟练地盖上薄土、压实。随着第一捧泥土覆盖新芽,这片承载着丰收期盼的土地,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甜蜜未来,开启“金疙瘩”从幼苗到硕果的蝶变之旅。
大桥镇独特的自然禀赋,平均为海拔800米,土壤富含矿物质且透气性极佳,充足的光照与显著的昼夜温差,让红薯在生长过程中能高效积累养分;山间纯净的水源顺渠而下,为薯苗提供最天然的滋养。
据悉,不同于普通红薯品种,这里种植的淀粉红薯苗,根系发达、抗病性强、高产优质,淀粉含量高,是广东值日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业团队筛选的良种。种植团队始终践行绿色生态理念,从选苗环节开始,便严格遵循有机标准,拒绝转基因品种;种植过程中,以腐熟农家肥替代化肥,采用害虫诱捕灯、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手段,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种植团队定期邀请高级农技师进行实地指导,通过科学轮作、精准施肥,确保土壤肥力可持续,让每一颗红薯都成为健康与品质的代名词。
“每一株薯苗都承载着我们对土地的敬畏。”基地负责人陈国雄介绍,“我们希望用最自然的方式,种出最纯正的‘大桥味道’红薯,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在大桥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星村淀粉红薯种植产业采取“政府+企业+村委/合作社+农户”订单合作模式,并得到金融贷款支持,为农业公司及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该基地逐步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制作红薯淀粉再加工产品,积极开拓红薯烘干初加工产品市场,并谋划成立红薯品质分拣中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用科技力量,让传统农耕焕发新活力。
经过几天的劳作,连片的田垄在山间蜿蜒舒展,宛如大地的五线谱。100亩土地上,新栽的红薯苗整齐排列,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传递着蓬勃的生命力。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邹佳燕 赵诗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