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7月9日上午,五华华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整理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子口村举行。五华县委副书记钟远军,五华县自然资源局、五华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华城镇党委书记曾映贤等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由华城镇人大主席魏汉城主持。
华城镇河子口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整理“千亩方”项目位于河子口村五华河上游侧,205国道旁,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畅通。项目总规划面积1600多亩,由上下两个区域地块组成,现状为耕地、林地、果园地等多种类型地类,涉及全村20个村民小组、450多户2250多人。通过农用地集约整治流转,可新增耕地370多亩,计划引进大型农业企业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农业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经济收入130多万元。
县直相关部门领导,转水、河东、安流、潭下、华城镇分管领导、镇驻河子口村团队、河子口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活动。
广泛动员 统一思想
“作为村支部书记,我深知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更是乡村振兴的‘命根子’。”启动仪式上,河子口村党组织书记钟少岳作经验交流发言。他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子口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啃硬骨头”的决心推进耕地集约集中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耕地整治这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中,华城镇河子口村积极行动,具体做法有三大块:一是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在镇党委指导下成立项目指挥部,组建23人工作专班,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三级责任体系,筑牢整治“主心骨”;二是多方联动破难题,针对村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通过播放宣传视频、算“经济账”等方式政策宣讲到位,按网格走访收集意见并制定合理补偿方案化解矛盾,提前与农业企业对接保障就业,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规划先行谋长远,坚持“整治、提升、致富”理念,整合零散耕地、新增耕地并完善配套,对接大湾区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后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以上且将用于完善设施和发展公益事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早前,河子口村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动员会,干群就整治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华城镇党委委员、河子口村驻村领导陈玉萍表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标就是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地增效”。她从经济效益、土地效益两方面算了一笔账,让群众更加明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整理项目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魏汉城还从群众关心的土地整治带来的权属问题、后续发展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消除了群众的疑虑。
7月8日,河子口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全票表决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整理项目。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村民对项目的认可和期待,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村的先进经验,持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快项目落地见效。”钟少岳简单的话语中,带着坚定与憧憬。
加快实施 确保质效
继兴中村“千亩方”项目之后,河子口村“千亩方”项目的顺利启动,标志着华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向了新的高度。这一项目是华城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及夯实农业根基的重要举措,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更是迈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关键一步。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用地整理意义重大。曾映贤强调,这既是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破解华城镇土地碎片化、提升农业规模化效益的关键举措。河子口村项目连片整理后,将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不仅能新增优质耕地,更能为现代农业发展铺平道路,让乡亲们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项目启动只是开端,后续建设更需要各方合力。曾映贤代表镇党委、政府郑重承诺: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土地权属清晰明确;方案大家议,过程大家督,全力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整理后土地价值跃升,村集体与农户将共享增值收益,让乡亲们的长远生计有坚实保障。
“对于项目的后续推进,镇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结合实际已做好全面规划。”曾映贤表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专班、驻村团队及村“两委”干部要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三是严格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从项目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入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让每一寸整理后的土地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项目的重要意义和政策优势,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南方+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陈玉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