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命惟新”大展光影秀国庆火爆上海苏州河畔,时长共34秒)
“其命惟新”大展光影秀国庆火爆上海苏州河畔
“十一”长假期间,每逢夜幕降临,上海苏河湾亲水平台人气渐旺。市民游客纷纷聚集在栏杆边,争睹岭南经典作品风采。
林风眠的《青衣仕女》、关良的《三打白骨精》、陈永锵的《鱼跃图》、杨国辛的《好果子》……静静流淌的苏州河水,被岭南笔墨点染成一幅幅生动画卷,为第三届“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展留下难忘一幕。
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精神通过AI技术“活起来”。今年10月18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将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重要板块,在上海世博园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本次在苏河光映厅上演的光影秀,正是大展揭幕前的预热活动。
这场相隔百年的相遇早有伏笔。1912年4月,人称“岭南三杰”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来到上海福州路惠福里创立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在第一期刊出陈树人编译的《新画法》,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
岭南画派与海派也在艺术创作上互相影响。1934年,海派巨擘刘海粟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前言中,首次明确将“二高一陈”的艺术探索从“折衷派”定义为“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的名声从此响彻大江南北。
据介绍,即将登陆上海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350多位岭南美术名家、700多件(套)经典代表作齐聚一堂,将共同呈现岭南文化的“视觉史诗”。“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期待,大展将有助梳理广东美术百年脉络,揭示“其命惟新”的精神传承,持续推动粤沪两地美术研究交流。
采写:南方+记者 杨逸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