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球会友叙客情!广州塔点亮梅州专属光影,时长共30秒)
夜幕降临,珠江潮涌。11月23日21时30分,随着广州塔巨幅LED屏上“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客家杯挑战赛”“足球之乡 以球会友”的标语缓缓滚动,霓虹光影与珠江水波交相辉映,梅州将“足球之乡”的滚烫热情、“世界客都”的蓬勃期盼,传递至粤港澳大湾区。
归心之约 客都情浓
当广州塔的霓虹亮起,梅州已迎来四海宾朋。11月23日至25日,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在这里如期举行,一场跨越国界、联结乡情、共谋发展的盛会即将举行。这是全球客属乡亲的“归心之约”,是弘扬“坚韧不拔、开拓进取、诚信守义”客商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化经贸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平台。
本届大会以“聚全球客商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11场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如同一条条纽带,将客商资源与发展机遇紧密相连。“投资广东·客属地区招商推介”活动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下沉,让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全球客商与人力资源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搭建智力桥梁,让人才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青年客商对话会”则为新生代客商搭建舞台,让开拓创新的精神代代相传;梅州市各县(市、区)的招商推介活动,更是将县域的资源禀赋尽数展现。
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筚路蓝缕扎根四方,又带着“客人开埠”的勇气、“实业兴邦”的担当、“情系桑梓”的赤诚,将足迹印遍全球,书写了“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传奇。自2009年梅州首倡发起以来,世界客商大会历经六届淬炼,早已从一场集会,成长为联结四海客家乡亲与商业精英的情感纽带、推动经贸合作的核心枢纽。
恰逢“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本届大会更添特殊意义。世界各地的精英客商、专家学者、各界贤达云集梅州,在这里,乡音化解距离,共识谋划发展,商机在交流中涌现。梅州将借此良机,充分展示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融湾入海”的坚定决心。通过一系列经贸洽谈、项目签约、考察对接活动,务求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足球之乡 脚下生风
当广州塔的标语与梅县区曾宪梓体育场的呐喊遥相呼应,足球这一“世界语言”,正成为联结乡情、凝聚人气、赋能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为大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23日晚,2025客家杯国际足球超级挑战赛在梅县区曾宪梓体育场举行决赛,为全球客属乡亲献上了一场足球盛宴。本届赛事比赛吸引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球队,以及广州、深圳、香港等地队伍参赛,与梅州本地联赛脱颖而出的五华、蕉岭队同场竞技,以足球为纽带深化国内外交流。
“足球为媒、客属联动、文化交流”,这一核心主题让赛事超越了竞技本身。作为赛事核心承办地与主要赛场所在地,五华将借高水平国际赛事的聚光灯,全方位展示“足球之乡”的深厚底蕴与“看球踢球到中国五华”的独特魅力,大幅提升城市知名度与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
五华与足球的缘分可追溯至150多年前,近代的第一颗足球“踢”入五华,从此足球运动便在这里落地生根、蓬勃生长。据统计,目前全县参与足球运动活动人数约20万,足球人口比例达28.3%,居全省首位;全县各级各类足球队约有330支,球员数量约6000人。每年足球赛事活动保持在2000场以上,赛事频次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位居前列。全县有标准足球场地291块,每万人平均约3.1块,人均数量居全省第一,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从中甲联赛到中超联赛,从“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到国际A级赛事女足四国赛,从“村超”到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从十五运会赛事到“县超”,大大小小的足球赛事印证了当下五华足球的火热程度。“看球踢球到中国五华”,已然成为五华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
对于梅州而言,足球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融入城市血脉的文化基因。“全民踢足球”在梅州蔚然成风,“村超”“县超”赛事贯穿全年,2025年广东省超开幕式和主场赛事落地梅州,今年梅州圆满承办了十五运会4项足球赛事,出色的组织能力与蓬勃的城市活力获得广泛认可。
以足球为支点,梅州正撬动着“体育+”融合发展的大文章。梅州高标准推进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大力实施足球“双青”工程,为国家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更让“足球兴”与“产业兴”同频共振。当地依托中超主场赛事开展的系列活动成功入选广东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高标准建设五华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集足球训练、赛事举办、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横陂足球特色小镇。目前,梅州城市足球消费总规模已接近15亿元,足球正成为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2025客家杯国际足球超级挑战赛的举办,不仅为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预热造势,更借大会平台效应,让梅州“足球之乡”“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名片更加闪亮,“踢”出发展新天地。
南方+记者 汪思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