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凤凰单丛为原料制作的蓝莓茶香蛋糕、以校园枯枝落叶及节气农作物为素材拼贴的画框,用螺钿镶嵌贝壳打造的国风发簪胸针……来自大自然的原料,被同学们用巧手打造成可赏、可食、可用的“好东西”。这些作品,在日前韩师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举办“践行生态文明 共绘绿美韩园”为主题的第三届“多彩生科”生态文明专业技能展上引起关注。
“多彩生科”是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具有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是学院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生动实践,意在推动学生突破传统课堂局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为艺术美、手工情和食之味三个主题。
其中,“艺术美”板块由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通过深研生物多样性美学价值,将生物特性、艺术设计、非遗相结合,融入环保与文化元素,如将蓝晒、拓染、漆艺等传统非遗工艺进行创新,创作出漆扇、蓝晒制品、贝壳贴画、流麻匣子、生态画框等。“手工情”板块则采用自然生物元素进行手工制作,如将果皮提纯为天然驱蚊香氛精油、将草药花果制成药用耳饰与文化手串等,体现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食之味”板块由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开展。学生们立足地方饮食文化,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的深度融合赋能食品产业链,并在研发和包装上注重品质、环保与安全。如科学改良卤汁配方、融合潮汕海石花传统美食与淡竹叶功效创制草本水晶糕等。
“多彩生科”生态文明专业技能展正是在第二课堂实践平台的基础上举办。该专业技能展自2010年创办,迄今已历经15年的沉淀与创新,成为韩师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品牌。
今年的专业技能展在延续以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专业与多领域的跨学科融合。由学院向全体学生征集项目,得到积极响应,最终展出了28项充满巧思的作品。除展出作品外,此次专业技能展还设有多个游戏互动与项目体验区。各项目组通过现场路演,详细解说作品的创意想法、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从理论到实物”的转化魅力。活动吸引上千人次校内外人员前来参观和动手体验。经现场评委评选、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多个优秀项目。
“通过专业技能展,同学们进一步体会科技魅力、感悟生命之美。”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朱慧表示,学院将持续改进、提升专业技能展的质量,发挥专业技能展对学生专业成长、综合素质提升的助推作用,持续擦亮学院的办学品牌。
南方+记者 杨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