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老街寻古,趣探任围!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基地在禅城祖庙挂牌

作者 阎锋;廖明璨;陈禧彤 2025-06-18 15:59
00:38

“老街寻古,趣探任围”!任围挂牌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基地

“走在任围的街道上,我被焕然一新的街巷面貌深深吸引。在采访了商家和护街队员、外卖骑手后,我了解到,街区新面貌背后凝聚着大家的智慧与汗水。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改造和努力下,任围才能成为今天大受市民游客欢迎的历史文化街区。”南方报业小记者、佛山市第二十四小学学生谭熙圆分享说。

走进任围,小记者们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走进任围,小记者们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6月17日,“老街寻古,趣探任围”南方报业小记者训练营祖庙专场活动,在佛山古镇任围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期间,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基地在任围历史文化街区正式挂牌,将为学生们提供全新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此外,在祖庙街道团工委的支持下,广东城市技师学院同学们精心手绘的10幅“邻里公约”也正式亮相。

现场采访

探寻网红街区的融合密码

本次活动由禅城区委社工部指导,祖庙街道党建办、祖庙街道团工委和南方+禅城频道主办。来自佛山市第二十四小学的小记者们身穿汉服,共同学习了由南方+禅城频道精心准备的小记者课程,并随即走进任围历史文化街区参观交流,现场采访护街队阿姨、爱心商家、骑手小哥等。

小记者们认真聆听采访知识。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小记者们认真聆听采访知识。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小记者们对任围的历史文化和街巷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面对采访对象,小记者们表现得落落大方,收获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珍贵的素材。

在社区商家凉浸浸甜品店,小记者们向甜品店负责人小杰提问:商家为何会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我们觉得积极奉献街区,是一种双赢状态,任围作为一个网红街区,有些角落可以更美。最近我们参与打造的小花园,其实是大家共同商量、共同打造出来的结果。”小杰回答,“其实不只是我们,有的商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星星灯巧妙地悬挂在街区各处,夜幕降临,星星灯亮起,营造出浪漫迷人的氛围。有的商家利用自己的专业设计知识,为美丽庭院和街区美化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看到,大家凝心聚力,街区一天比一天好。”听到这样的回答,小记者们纷纷拿笔做好记录。

小记者们采访爱心商家。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小记者们采访爱心商家。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我在这里一住就是60多年,亲眼见证了任围历史文化街区的蝶变。能够在退休后,以护街队队员的身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感觉特别自豪。”社区居民苏洁珍告诉小记者们。此外由于毗邻东方广场,任围附近聚集了七八十位骑手小哥。社区年夜饭、为骑手小哥策划的专场射击竞赛活动等等,让外卖员们充满了喜悦与感激。在采访了骑手小哥代表后,小记者潘雨潼的感受是,社区的氛围让外卖员们有了家的归属感。

活动背后,任围历史文化街区正成为佛山古镇citywalk的热门打卡街区。自2020年9月内街巷提升启动以来,任围街区的镬耳屋、洋楼宅邸、趟栊老屋经过“修旧如旧”,重焕光彩,随着大批青年主理人的进驻,这里更涌现出一批诸如法餐、浅叙茶室、浮生半日、凉浸浸甜品店等多元业态格调小店,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走进任围,小记者们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走进任围,小记者们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2024年,任围历史文化街区还成立了联合党委,在街区联合党委引领下,一系列自治创新探索持续展开。街区内举办的三场“百家宴”活动,邀请商家、游客、居民在古色古香的街区内同享盆菜宴,共品佛山味,凝聚邻里情。街区内爱心商家还主动贡献资源建设“转角有爱”驿站,为辛苦工作的骑手小哥提供休息服务。与此同时,为提升街区整体环境,居民们还自发成立了一支护街队伍,每日定期进行巡逻,及时发现问题,让街区整体更加文明和谐。

创意“邻里文明公约”出炉

任围欢迎孩子们前来研学实践

随后,在社区的任围33空间,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研学)基地正式挂牌。依托任围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和加速聚集的时尚范儿、年轻态的新业态、新格调,任围将成为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研学实践的空间。

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研学)基地正式挂牌。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研学)基地正式挂牌。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禅城区委社工部部长贝为杭表示,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研学)基地是连接“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桥梁,希望基地成为一座认知社会的桥,要带着孩子们多去社区走一走,听听街坊邻居的开心事、烦心事,与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谈谈心,通过交流让小记者们在参与中理解时代,在记录中融入发展;希望基地成为一座培育情怀的桥,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听听革命前辈保家卫国的故事,体会岭南建筑的独特韵味......这些经历会在孩子们心里悄悄种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小肩膀也能慢慢扛起社会责任;更希望基地的活动,能持续滋养这份情怀,让孩子们的心中有爱、笔下有温度。

他表示,希望基地成为一座服务成长的桥,能成为孩子们探索兴趣、发掘潜能、锻炼能力的“加油站”和“练兵场”。特别是让那些需要更多关怀的孩子们——如新就业群体子女、困境儿童,也能轻松、有尊严地走进基地,享受同样的阳光雨露。

基地将成为孩子们认知社会的桥梁。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基地将成为孩子们认知社会的桥梁。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学生们创作的“邻里文明公约”亚克力手绘画,也正式亮相。祖庙街道团工委持续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环境绿化美化,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环境美化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组织学生志愿者们结合岭南文化元素和街区特点,为任围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并制作了这10份“邻里文明公约”亚克力手绘画,既形象展示了文明标语,又美化了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头巷尾,更成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

系列公约海报将永安公园大笨象IP融入其中,以蓝白色为主色调,言简意赅地传递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公约。这些海报将登上街区墙面,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街区鼓励什么、倡导什么、杜绝什么,人们一目了然,居民、商家、游客各方心中都有了一把衡量标尺。在任围街区联合党委的引领下,街区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持续探索佛山古镇开放式历史文化街区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中的独特路径。

公约海报将永安公园大笨象IP融入其中,以蓝白色为主色调,言简意赅地传递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公约。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公约海报将永安公园大笨象IP融入其中,以蓝白色为主色调,言简意赅地传递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公约。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摄影:廖明璨

剪辑:陈禧彤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