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举办。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3号馆的江门展区,以“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为主题,组织了70家特色企业参展。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突出“博览”和“交易”,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聚光灯之下,文博会的“常客”——江门继续擦亮文化招牌,通过多元业态展示、沉浸式场景营造和特色文化展演,全面呈现江门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果。江门的特色侨文化,在文博会上得到全新演绎,引起国内外客商和游客的关注和点赞。
文化向新
侨都文化“双创”成果惊艳亮相
华侨文化是汇聚侨心侨力侨智的重要载体。江门是华侨文脉的传承地,这也是江门10张城市文化名片之一。从文博会可以看到,江门的侨文化实现了有效传承与破圈发展。
要说江门展区最吸睛的设计,展区入口的“唐人街”一定能排得上号。江门是著名侨都,历史上江门籍华侨下南洋、赴美洲谋生并在当地聚集,从而形成了众多海外唐人街。此次文博会,江门展区以唐人街为设计灵感,通过“江门商号”“银信工坊”“五邑茶坊”“跟着影视游江门”四大板块构建文化叙事空间,分别展出江门文创精品、非遗技艺、陈皮产业、特色旅游、影视文化等多方面元素,吸引更多人走进江门、了解江门。
江门展区人气旺。
江门展区人气旺。
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有效载体。江门台山市思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骑楼冰箱贴、台山话冰箱贴、新宁铁路冰箱贴、花阶砖钥匙扣等侨味文创产品首次亮相文博会,台山的华侨文化被融入一个个“小玩意”中,受到年轻人喜爱。品牌主理人邝俊滔表示,希望能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吸引更多人关注台山的历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到台山。
台山市思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
台山市思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
非遗也借力文博会实现“破圈”。江门蛋雕、潮连铜虾、台山玉等非遗项目的参展,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江门非遗技艺的魅力。
精彩的非遗表演节目更是向海内外客商和游客递出江门文化名片。气势磅礴的蔡李佛醒狮表演,就是文博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醒狮的狮头与狮尾默契配合,随着锣鼓声的节奏翩翩起舞,赢得掌声一片。来自哥伦比亚的Raul一边围观,一边拍照录像。Raul表示,醒狮表演很精彩,他喜欢江门。来自俄罗斯的Victoria同样对蔡李佛醒狮很感兴趣,她表示,醒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到这么精彩有趣的表演,她觉得很激动。
江门醒狮亮相文博会。
江门醒狮亮相文博会。
盛会是展示舞台,更是发展动力。借助文博会这个大平台,江门有效地向海内外展现了侨都文化“双创”的多元化成果。
产业向新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博会上,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产业图谱正生动展现,彰显江门文化产业的新活力。
据了解,江门本次参展企业共有70家,数量较去年增长40%,涵盖非遗传承、文创设计、特色农业、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江门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此次参展企业数量的增加,正是江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的支撑,让传统文化获得广阔的生长空间。省级非遗项目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罗沛贤是文博会的常客。与往年一样,他冲泡的柑普茶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和游客品尝。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客商拿起一杯柑普茶轻啜一口,清香的柑普茶让他大赞:“Very good(非常好)!”当然了,罗沛贤收获的不仅是口碑,更是生意。他介绍,文博会有力带动了柑普茶的曝光和销售,既弘扬了江门特色柑普文化,更拓展了海内外的新客源,维系了友好合作的老关系,甚至有香港“粉丝”每年都到展位捧场买茶。
来自孟加拉国的客商品尝柑普茶。
来自孟加拉国的客商品尝柑普茶。
此前央视节目《三餐四季》热播掀起江门美食热浪,再一次让陈皮等江门“土特产”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在文博会上,江门新会陈皮借力新的传播和销售手段,再一次成为“流量担当”。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广粮实业有限公司与江门市广盈陈皮柑普茶有限公司联手组成直播团队,开播后不到1.5个小时,直播间销售额迅速突破43万元,整场直播成交金额突破100万元,累计观看人数达到3.85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巧妙搭配“购买产品赠送《新会陈皮志》”的文化组合,将农产品销售与文化传播紧密相连,实现双向联动,让消费者不仅能买到心仪的农产品,还能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代表着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新成果“圈粉”海内外客商和游客。江门市光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VR/AR枪战电竞系统以“可移动、沉浸式交互”为亮点,彰显了江门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发展活力。公司负责人梁景锋表示,接下来计划围绕江门的特色历史文化,通过AR赋能文旅,打造专属江门特色的游戏场景和体验。
影视向新
从“天然摄影棚”到“影视梦工场”
江门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江门向“新”发力,聚力打造“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城市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江门接待游客2546.45万人次,旅游收入293.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和17.2%。值得留意的是,“跟着影视去旅行”是近年来江门文旅市场增长的推动力之一。
据了解,江门素有“天然影棚”的美誉,《狂飙》《棋士》《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知名影视作品均在江门取景拍摄。数据显示,近三年超百部影视剧在江门取景,仅过去一年在江门取景拍摄的剧组就超30个。此外,还有多部综艺节目在江门录制。当前,江门正上演着一场影视与文旅的“双向奔赴”,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
到文博会参观的四川游客魏成程就提到,他因《狂飙》而知道江门,在文博会领略了江门的城市魅力后,有机会也想到江门游玩。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资源的富矿地”,近年来江门还积极作为,努力实现从“天然摄影棚”到“影视梦工场”的跨越。
产业要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重磅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提出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为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江门市委宣传部迅速发布《落实〈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工作意见》,提出一揽子28条政策措施,促进江门市影视(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演员汤俊明、古明华也现身江门展区拍摄短视频,热情喊话:“欢迎大家来江门!”他们还表示看好江门的影视产业发展前景。
汤俊明。
汤俊明。
古明华。
古明华。
汤俊明留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剧组到江门取景拍摄,其中不乏《狂飙》等大热作品。他希望,未来会有更多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剧在江门开机。
“江门发展影视产业很有前景。”古明华表示,江门有大量精美的历史建筑,很适合剧组取景。他将继续宣传江门,助力江门的影视产业做大做强。
可以说,这次文博会上,江门文、商、旅、体、影深度融合的成果得到立体展现,让更多海内外观众走进江门、了解江门,提升江门城市知名度,促进文旅消费增长。
撰文:叶芷晴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