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最核心诉求,我们归纳为资金和市场。在这两个方面,阿布扎比都能够满足。”
近日,在“智联中东,丝路新航“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出海中东产业交流会上,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的大中华区代表张桐做上述表示。他介绍,阿联酋是中东地区现代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和文化包容程度最高的地区,包括中国在内众多全球企业进入中东市场时,大部分会首选阿联酋。
活动现场,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哲、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KEZAD GROUP代表严林辉、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东亚区招商资深专家潘莉、霞光社创始人何维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和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国际部相关负责人均从各自维度,为企业出海阿联酋提出专业建议。
活动合影。
活动合影。
外资可持股100%,自贸区可免100%企业税
作为阿布扎比的“公务员”,张桐介绍,2020年《阿联酋商业公司法》出台后,取消了“保人制度”,外商在阿联酋全境设立公司时不再需要阿联酋公民作为担保人,绝大多数领域持股比例也可达到100%,“如果在自贸区,可以享受100%减免企业税,高净值国际人才还有100%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
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的大中华区代表张桐。
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的大中华区代表张桐。
税收优惠之外,张桐认为阿布扎比提供的市场和资金,更能满足企业出海的核心诉求。
“阿联酋由7个酋长国组成,但阿布扎比的土地面积占到全国的87%,石油天然气储备占全国逾95%,对国家GDP贡献超过60%,因此拥有阿联酋最大的本地市场。”
同时,阿联酋积极加强国际贸易网络,先后和全球人口大国,如土耳其、印尼、印度签订自贸协议,也令阿联酋成为通往全球的“商业枢纽”。
阿联酋中国商会编写的《中资企业在阿联酋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有超6000家中国企业在阿联酋开设公司或办事处,近72%的企业在2023年盈利,45%的企业表示利润增长。
报告称,中国对阿联酋的重大投资项目集中在能源、港口、建材、建筑机械等行业,近10年向金融、信息科技、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新领域扩展。
庞大的资本,无疑也是吸引企业落地阿联酋的重要动力。
张桐透露,除了超过1.7万亿的主权财富基金,神秘低调的皇室家族办公室,加上阿联酋本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还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资本不断流入,在这里形成家族办公室的“朋友圈”,为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
张桐表示,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可以为外资企业从0到1、从1到100提供全程支持,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考察,后期的公司注册、员工签证、银行开户,以及协助企业在当地上市。
潘莉则更具体介绍了哈利法经济园区。这是一个距离迪拜和阿布扎比机场都在30分钟左右的阿联酋国家级园区,非常适配生物医药、电子零部件等需要航空运力的产业。发展商为阿布扎比国家发展基金子公司,拥有天然的港口码头优势,总面积55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2100家企业入驻,60%为生产型企业。
用好政策工具,防范出海风险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上市或还遥远,如何不踩雷、不掉坑,才能迈出出海第一步。
活动圆桌论坛由哈利法经济区中国区代表,复星创富风险合伙人严林辉主持,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黎慧总结了服务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三类问题:
1、忽略园区行业适配度。比如,一家高科技企业,没落实尽调就仓促选择园区,进驻之后才发现园区适配的行业与自己不相符。
2、忽略隐性成本。比如当地法律法规对租赁办公室、雇佣员工等工作有相应合规要求,因此产生的成本如果没考虑进去会导致投资成本估算不足,容易造成资金压力。
3、政策盲区。比如,有些园区除了补贴之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欧盟市场等。
黎慧介绍,宁波银行植根宁波财政局项下,第二大股东为新加坡华侨银行为东南亚第二大金融控股集团,拥有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资格,为国内首批获得展业试点资格的银行,可以为客户的离在岸一体结算、数字化、便利化、国际化提供综合服务。
更多法律咨询、税务、工业数字化、海外拓客助手以及海外业务类问题,她建议可以查询宁波银行创新开发的“波波知了”APP。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和投资促进手段,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外贸稳增长、防风险,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政策性工具。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承保支持深圳国内外贸易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支持深圳外贸出口额9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7.9%,支持深圳企业海外投资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向深圳企业、银行支付赔款1.3亿美元,帮助企业追回欠款和化解风险超过6.27亿美元。服务支持外经贸企业2.9万家,继续居全国前列,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发挥进一步提升。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指导,哈利法经济区KEZAD GROUP、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探索科技创新与中东合作的新模式。
撰文:卢韵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