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双站”模式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中山火炬发布  2025-04-26 06:31

自动感应、智能除菌……每一分钟下线一套高端淋浴房。在中山火炬高新区民众街道,一座融合了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的科创“主引擎”一一20万平方米的数字化产业基地(朗斯时代中心)应运而生,有效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无形“知产”转化为有形“资产”。

“知识之光”转变为经济引擎

中山市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淋浴房行业领军品牌,其设计、品质、市场规模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领衔起草了中国淋浴房行业团体标准,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的企业。今年年初,朗斯家居工业设计中心被认定为中山市第四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核心。

“为打造数字化智能家居产业基地,在民众建立了朗斯时代中心,今年一季度高效完成了207笔商标业务办理,这得益于民众商标受理窗口的‘一站式’服务,通过窗口的高效服务,200多笔商标业务全程2小时内办结,商标业务办理的便利度让企业实现了知识产权资产高效管理。”中山市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潘泽胜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品牌创建和企业发展。目前企业拥有各项商标、专利超500项,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而知识产权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助力下,2024年,辖区企业累计完成9笔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总登记金额突破6.4亿元。进入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第一季度,民众街道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受理各类商标业务222笔,业务量全市第一。一批民营企业在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的护航下,激发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

打造品牌,重振“民众香蕉”辉煌

以前,民众每一条村都有种蕉树,村民的生活都是与香蕉有关的,不少人都是靠种香蕉发家致富。香蕉种植则成为当时民众的农业龙头产业,香蕉种植、收购、采集、运输需要很多人,因此也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那时的民众,是香蕉的重要产地,也是香蕉交易的重要集散地。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外国传入的香蕉黄叶病,让民众的香蕉种植遭遇了几乎灭顶的灾害。在经历香蕉黄叶病10多年的沉寂期后,民众积极引进各种抗菌香蕉品种,抗菌技术得到提高和推广,民众的香蕉种植重新开始有了起色。

“去年,街道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上门指导,建议我们成立香蕉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以合作社名义申请‘民众香蕉’集体商标,抱团奏出小康‘蕉’响乐,做强民众香蕉产业。”

中山民众香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志东表示,对于合作社来说,这不仅能统一品质标准,还能通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从传统农产品到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跃升。

优化营商环境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民众街道以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站“双站”模式开展商标申请、维权、培训活动等业务,积极推进“中山香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以及“民众香蕉”集体商标申报,持续发掘民众农产特色产品,以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赢得先机与主动。

在民众街道,知识产权的“活水”正润泽更多企业,从科创企业商标业务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经营主体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而经营主体不断创新、加强保护、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也为火炬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 廖瀚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