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廉江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湛江人气最旺古镇何以长红?

作者 李怡茜 2025-02-12 06:00

在湛江,说到古商埠、文化游、体验地方古韵,赤坎老街总会被频频推荐,成为不少游客游玩首选。乙巳春节期间,赤坎老街举办的飘色、人龙舞等非遗巡游更是吸引大波远道而来的客人。然而,远在湛江西北边的廉江安铺,一个同为古商埠的历史古镇,却一举脱颖而出,成为湛江新春期间人气最旺的旅游地。

据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廉江市文旅大数据平台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八日(1月28日至2月4日),湛江共接待游客399.81万人次。人气最旺的桂冠被廉江安铺古镇摘下,其次为赤坎老街和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廉江市共接待游客约101.4万人次,同比增长35.9%。

安铺古镇,今年爆红的密码是什么?

新春活动多

元宵花车巡游有望再吸客流

镇圩里大红灯笼高高挂于树上,映照在熙熙攘攘的游客身上,欢笑声、车流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春节期间,廉江安铺古镇内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仿佛穿越百年,回到了当年“万铺之城”最繁荣之时。

作为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海港古镇,“广东四大古镇”之一的安铺镇今年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结合骑楼文化、特色美食、非遗元素的文旅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春节到此游玩,让安铺古镇接待游客人数成为全市榜首。

“近年来,随着春晚的成功举办,安铺人的春节也随之到来了。”安铺镇文旅和数据事务站站长戚锦宁介绍,在岁序更新之际,安铺镇已连续两年举办本土春晚活动,热闹的新春气息从春晚舞台出发,传播至安铺古镇每家每户,为这一年的辛勤奋斗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喜庆句号,也为蛇年新春文旅活动按下启动键。

“今晚的春晚非常精彩,各类表演节目都展现了安铺的美食文化、文化底蕴,有利于让更多人了解安铺。”现场观众莫海涛笑道,看完春晚感觉安铺年味更浓。

如果说安铺镇是湛江最热闹的景区,那安铺中山公园和骑楼老街则承接着最大客流。

春节前夕,安铺镇在中山公园启动为期10天的2025年广东安铺特色美食文化节,以地道美味的美食、丰富多样的小吃吸引老饕的“年胃”。

“白天在古镇逛逛感受骑楼魅力,照片都拍摄了上百张,晚上在美食街又被吸引得走不出来了,每一样美食都想试试。”大年初六,来自佛山的游客李女士笑称,在安铺游玩的行程很轻松,但需打卡的美食清单罗列得满满当当。

当夜幕降临,安铺古镇又凸显另一番情形。“本次美食文化节,安铺还加入了不少非遗元素,邀请了非遗打铁花、火壶等表演队伍入场表演,同时也安排了烟花秀、七彩祥云烟花、灯光秀打卡及大型舞台表演等十大活动。”廉江市安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每天晚上七点半、九点各一场,是镇圩最热闹的两个时间点。

见证海港运输风雨的安铺骑楼建筑群、热闹的美食街,安铺古镇在日夜轮转间呈现着不同的文旅业态。

“今年春节,安铺古镇的游客比往年任何时候都多,春节期间的酒店早在1月初就订满了。”戚锦宁表示,未过正月十五,安铺的春节都尚未结束。

同住在安铺镇镇圩的本地居民谭小姐表示,春节前夕,车辆在镇圩路段开始缓慢行驶;春节期间,古镇游客依旧络绎不绝,本地人能走路都尽量不开车了。据悉,为缓解交通压力,为市民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安铺镇节前增设20个临时停车场。

而据当地预测,安铺镇即将在元宵节花车巡游活动期间再次吸引一大波客流。

2月11日—13日安铺镇将举办元宵节花车巡游,政府单位、当地企业自发装饰20台花车参与巡游,展示安铺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建设成果。

“元宵节花车巡游活动基本成为安铺镇的传统民俗活动,巡游期间还会融入安铺锣鼓、八音、飘色、舞狮等非遗表演,场面会非常震撼。”戚锦宁介绍。

古镇古韵浓

非遗文化味涌动廉江

整齐刷白的骑楼建筑、林林总总的招牌、形形色色的小摊……白天,刚活化翻新的骑楼老街里挤满游客。漫步古镇,所见的近代风格的骑楼建筑、明清时期的古朴建筑相映成趣,古色古香的安铺展现着古镇独特的文化古韵和民俗风情。

安铺骑楼老街里,头戴簪花、身穿旗袍的游客频频变换角度拍照;中山公园小桥流水处,满身汉服的市民游客排队等候最佳摄影位置;安铺美食聚集地内,上世纪90年代装修风格的建筑同样吸引不少游客拍摄;数十公里外的廉江鹅街,印有新春祝福语的打卡背景前,摄影快门声不停……在廉江,古韵风格的景点成为不少游客的拍照首选地,同时也带动着周边餐饮、酒店等产业发展。

蛇年春节长假,廉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文旅活动,各大景点年味十足、热闹非凡,让八方游客和本地市民在廉江度过了一个欢乐年、文化年、喜庆年。

春节期间,位于廉江鹅街的“廉江有戏”大楼展出奥运火炬公益文化展、小林漫画展,裸眼3D秀惊艳亮相,沉浸式展览让年味升腾为“文化味”。

罗州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宏远介绍,“廉江有戏”大楼一楼展陈以“激情全运 体育之光”为主题的奥运火炬公益文化展,展出由国际大型活动策划制作人梁振运在世界范围内收集的15支珍贵实物火炬。二楼展陈“保持希望·万物明朗”——小林漫画展,展出著名漫画家小林老师的96幅作品,以鼓舞大家保持希望,万物明朗。

此外,本次小林漫画展首次与湛江非遗文化木偶戏创新融合,将画作人物制作成木偶戏演员,并邀请廉江木偶戏专业演员为此配音,漫画内容的趣味木偶吸引不少小朋友上前尝试体验。

“听说‘廉江有戏’有奥运火炬实物,就特地来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看到它就想起当年的盛况,感觉特别自豪。”大年初二,跟随母亲回廉江娘家探亲时,湛江市民陈先生也一同打卡了“廉江有戏”展览。

同样具有“文化味”的景点,还有廉江市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产品、创新的模拟考古体验基地、立体的3D图片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体验。

“与其让小朋友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不如带他们来‘寻宝’,这个活动既能学习知识又能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希望廉江多点类似的互动活动。”春节期间,廉江市博物馆有不少家长、小朋友慕名而来,陈女士正是其中之一。

“出土于廉江石城镇的四耳大铜鼓,是廉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近期,廉江市博物馆将其制成纪念币等文创产品,供游客挑选购买。”廉江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宗庭介绍,这次文创制作时,他们也将廉江古法造纸、安铺骑楼、舞鹰雄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制作成笔记本、明信片等。

此外,春节期间,塘山岭风景区精心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新春游园会,以“非遗过大年”为主题,将沉浸式体验与非遗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廉江谢鞋山风景区里,国礼大讲堂、杨钦故居开笔礼、文秀塔状元钟等系列活动精彩上演,各样非遗手工让游客化身“非遗大师”,直面非遗魅力,多彩活动引得众多游客跃跃欲试。

镇镇烟火浓

23条美食街覆盖全市

当最后一抹夕阳从双峰嶂西边落下,廉江美食街的第一缕炊烟随之升起,整座橙乡进入了“美食时间”。蛇年春节前夕,廉江第23条美食街成立,这意味着经过半年时间冲刺建设,廉江美食街实现21个镇街全域覆盖,组团出道点旺廉江新春烟火气,吸引市民游客来廉共赴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夜晚,月光爬上古镇安铺的文笔塔,倒映在一侧的九洲江面上,近江的骑楼街鳞次栉比,街头巷尾、公园里外,人声鼎沸,美食街各种小吃摊位前市民游客有序排着长队。走出骑楼街,漫步至安铺人民七路美食街。美食街内,牛杂、糖水、簸箕炊、鱼生粥等安铺美食小吃应有尽有,任君挑选。

此外,廉江其余的美食街同样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新春期间,市民游客在良垌镇“荔乡美食街”品尝广海鸡、到高桥红树林美食街品尝泥丁粥、去新民镇“亲民美食街”品尝物美价廉的亲民美食……一到夜晚,香气从美食街四面溢出,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在此大快朵颐。

仔细研究廉江的23条美食街,与安铺人民七路美食街一样特色鲜明的美食街不在少数。位于廉江东部的河唇镇,是湛江“大水缸”鹤地水库的所在地,该镇先后成立河唇鱼头汤街和河唇黄竹山美食街,以汤为特色诠释着河唇的“一半烟火一半景”;廉江南部城区里,位于罗州街道的廉江鹅街,将改造百年老街与鹅饭美食相结合,让来此品尝鹅饭的市民游客也有游玩打卡地;具有客家文化和茶乡元素的长山镇,则打造“茶乡美食街”,以客家美食做好舌尖上的文旅篇章。

廉江23条美食街里,城北街道打造的400亩廉江夜间经济街区无疑成为最大亮点。城北街道以永兴国际商业城、众鼎商圈为核心,培育提升高田美食街、石龙烧烤街、香樟公园等新业态,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连片打造了面积近400亩的廉江夜间经济街区。

春节期间,从传统的糖果糕点、干货坚果、水果小吃,到寓意吉祥的春联、福字、中国结……廉江夜间经济街区众鼎市场年货街里“年味商品”琳琅满目。街区设置了多处互动打卡区,各个场景都被营造得喜气洋洋,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消费直减”“消费有礼”等系列消费优惠活动全面满足市民游客“逛吃”需求,点燃消费热情,将“年味”拉满。

香气聚拢人气,23条美食街的亮灯开街,推动廉江餐饮业、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让“廉江味”愈发火爆的同时,也为廉江培育丰富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新型文旅产业和文旅消费业态,为廉江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各镇街美食街的建设,有效带火了廉江的文旅市场,到廉江品尝美食、旅游观光的游客纷至沓来:廉江鹅街亮灯,当晚吸引近万名市民游客游玩打卡;城北街道的廉江夜间经济街区内有近900家餐饮、酒店、商超等业态,日均客流量超万人,热闹的人气催生了流光溢彩的“夜经济”,激活了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美食商圈经济消费新“夜”态。

“自从进驻美食街后,生意更红火了,平均每天有600元—700元的纯利润。”在横山镇陶乡飨街的店主梁女士表示,虽然比较辛苦,但也非常珍惜这次增收的机会。

在美食街里,一些熟悉的廉江特产同样吸引游客的视线。河唇鱼仔、青平腊肠、长山茶叶、廉江红橙、电饭煲、电热水壶等产品亮相美食街,成为市民游客购买特产的“宝藏之地”。

南方+记者 许筱倩

通讯员 谭小羽 陈景思 符进聚

编辑 林日清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