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粤西小城信宜迎来高光时刻——两天内接连上演两场大型自行车赛事:3月22日,2025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首站鸣枪开赛;次日,大湾区骑行爱好者们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用车轮丈量信宜山水。
这是信宜有史以来举办规格最高的体育盛事,全国近3000名骑友与这个低调的山区县城产生了交集,并留下深刻且友好的印象,纷纷喊话“下次还来”。
人们不禁好奇,信宜凭什么接住这波流量与热度?在那青山绿水背后,潜藏着信宜哪些“硬家底”,使之有底气、有能力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县城发展的澎湃动力?
山水为基路网为脉
赛事有了“硬支撑”
22日的山地自行车“国赛”,在海拔千米的钱排镇银岩天池湖畔擂响战鼓。依托云开山脉的天然陡坡、花岗岩断崖与林间路径,打造出累计140米垂直落差、飞包跳台与石阵交错的极限赛道。近500名选手如“人车合一”的猎豹,腾跃于云雾缭绕的山水林间。
信宜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68%。拥有天然的陡坡、弯道和林间路径,非常符合山地车赛事的专业性需求。赛道位于信宜近年重点打造的农文旅融合典范——“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与“马安竹海”两大景区之间。2024年来已实现年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文旅配套服务的成熟为“国赛进深山”提供了硬支撑。
23日的骑游挑战赛,则是一场山水与人文交织的盛宴。101公里赛道串联起玉都新区、锦江画廊碧道与千年窦州古城等地,每一寸风景都是信宜“造路兴城”的缩影。
作为粤东西北首个编制县域城市设计的县城,玉都新区“六横三纵”主路网与15个公园、6个湖泊构成的生态绿地体系,为骑行者铺就流畅动线;全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的锦江画廊碧道,将十里稻田、旺同竹道、高城水库与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形成“骑行即是看风景”的沉浸式体验。
一路骑一路看,还有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区、中国牙雕艺术馆·信宜、信宜市新图书馆、流云阁等多处地标性景点和建筑,集中展现信宜独具魅力的历史人文风情。
“信宜赛道一点都不输于大城市,既有山林美学风光,也有历史厚重人文,一座山区县城能有如此质感和活力,十分让人惊喜。”来自深圳,在国内骑行圈小有名气的刘世波连续参加了两天赛事,对信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从万亩竹海到千年古城,从生态赛道到人文街区,这些精彩轨迹背后,都是信宜推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写照——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活力之城,正以盎然之姿,等待着更多人揭开面纱。
用心护航诚意待客
“信义精神”熠熠生辉
信宜,这座承载着千年“信义”古韵的城市,拿出了最大的热忱迎接八方来客。
2276名公安警力分区布控、联防联控打造铜墙铁壁;近50名医护人员、12台救护车、2台指挥车及2台备用车随时响应,729名志愿者配多台AED设备组成流动保障网,赛道每隔数十米设岗,无人机监控,全方位为选手保驾护航。
在自行车挑战赛期间,信宜几近以“封半城”之势护航赛事。文广旅体、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同联动,重点抓好赛事服务质量,力求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能感受到信宜的热情。
而比风景更动人的,是信宜淳朴善良的群众。千米海拔的云开山脉,他们手提装满“土特产”的竹篮、家门口放着手写红底黑字的大字报:“热烈欢迎,免费喝茶,品小吃”,见到骑手摔倒,热心地递上自家的药油……
这份深情厚谊,骑友铭记于心。踏上回程之路,社交平台瞬间被信宜的美好“霸屏”。
“下次还会再来,不是因为比赛,而是美好信宜。”
“绿道风景如画,群众热情十足,体验感满分。”
“真美,还会二刷!”……
信宜还精心打造文旅体验活动助力赛事。“骑遇信宜”主题活动沿途设置摄影打卡点与非遗美食补给站,为骑行增添趣味与风味。另一方面,推出“赛事+旅游”联票,携手主要景区给予参赛者专属优惠,吸引他们驻足停留、深度游玩。赛事期间,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区里“自行车花式运动之夜”,信宜飘色非遗展演轮番上演,还有商家为参赛选手呈上专享美食特惠。
最别具匠心的当属融合银妃李文化与新地标元素的赛事奖牌,它承载着信宜魅力,成为参赛者珍贵纪念。
1400多年来,一代代信宜人始终坚守真诚和情义做事待人,两场体育盛会恰似一把聚光灯,把潜藏在城市肌理中的“信义精神”照亮、具象化,让来客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体育赋能文旅发展
力促城市品牌进阶
在“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时代大潮中,体育赛事已成为驱动地方发展的强劲引擎。这与 2025年国家倡导提振消费、深挖内需,释放文体旅消费潜力的导向不谋而合。信宜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以两场体育赛事为有力支点,全力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
赛事期间,酒店民宿入住率 98%、特色餐饮预订量激增3倍,深山土特产大受欢迎,还带动了户外休闲装备热销,印证着“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的生动转化。
这些数据背后,藏着一座城市“蓄谋已久”的布局。
信宜玉都新区规划之初,就已设定了一个占地16.2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配备足球场、篮球场等多样户外运动场地,为市民健身、赛事举办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集山水景观、休闲慢行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道路逐步铺开,不仅方便出行,更为骑行、跑步等户外运动勾勒出绝佳路线。
信宜将目光聚焦于骑行赛事,并非偶然。“自行车运动具有低碳、健康的属性,与信宜‘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高度契合。” 信宜市副市长江立颖表示,信宜借此契机锚定 “粤西户外运动基地” 建设,力促城市文旅品牌进阶。
当下,运动旅行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涵盖骑行、徒步等多样项目,兼具健身与赏景功能,信宜打造户外运动基地,正好迎合了这一潮流趋势。
以骑行赛事为例,参与者可以在比赛过程中自由穿梭于山水之间,畅享运动带来的激情与美景,满足年轻人追求自由出行的渴望;另一方面,依托户外运动基地开展各类活动,如户外俱乐部组织的骑行、露营活动等,能够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为他们搭建起拓展社交圈子的优质平台,助力信宜塑造年轻活力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奔赴而来。
去年,信宜已吸引了2.5万人回流。在“返乡热”“奔县游” 的文旅发展新风口,信宜将紧握体育赛事关键力量,持续丰富赛事种类、精进赛事品质,深度挖掘自身生态文化宝藏,进一步促进体育、生态、文旅深度交融,向着打造区域文旅体融合发展标杆的目标大步迈进。
撰文:李阳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