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不仅是繁花盛开的季节
更是文笋破土而出
带来春日限定鲜味的美好时光
今期宁小布带大家
一起去挖笋咯~
南街街道星平村的文笋
如今迎来了采笋期
村民们背着背篓
走进竹林采收文笋
掰竹笋的声音
在竹林里此起彼伏
挖文笋可是一门既讲究技巧又充满乐趣的手艺。星平村的冯肇平一大早就背着竹篓上山挖笋了,走进了一片茂密的竹林,脚下松软的土地上铺着厚厚的竹叶,竹叶遮挡了竹根,给寻笋增添了不少难度。他表示要想挖到最鲜嫩的文笋,不仅需要一双慧眼,还要有一颗耐心。
首先要寻找“笋眼”,文笋刚出土时,往往只露出一点点尖尖的角,当地人称之为“笋眼”。这些“笋眼”通常隐藏在枯叶或松软的泥土下,经验丰富的冯肇平一眼就能辨认出来。找对位置后,轻轻扒开周围的泥土,就能看到笋尖了。
挖笋的最佳工具是小锄头或铲子。将工具斜插入笋根部附近的泥土中,轻轻撬动,确保不伤及笋体。这个过程切记不要直接用手拔,以免损坏笋身。挖出后,冯肇平用刀将根部削去,保留最嫩的部分,这样的文笋口感最佳。冯肇平边挖边说:“今年文笋采收从2月下旬到4旬中旬,现在正是丰收的时候,有时候需要三四点就起来,挖到中午十二点。”
星平村放眼望去处处竹海,满目绿涛。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土壤、阳光和雨水,星平文笋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喜欢。“星平村的文笋根本不愁卖,基本出竹林就卖了。这段时间一斤文笋卖5—6元。”
文笋不仅是星平村的经济支柱
更是广宁人餐桌上
不可或缺的“笋野”
鲜嫩翠绿的文笋
带着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成为了春日限定的美味
文笋的做法多样,但最受欢迎的还是“焖”。用新鲜的猪皮在锅底滑出猪油,再放入花腩炒至半熟,然后倒入事先处理好的文笋,大火翻炒并加水焖至软烂。起锅前倒进豆豉酱油,一道新鲜出炉的文笋焖花腩就做好了。
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笋比肉还好吃!”除了大火翻炒,文笋也可以小火炖汤。文笋炒肉、文笋炖鸡汤、清炒文笋……每一种做法都不相同,每一口文笋,却都可以吃出春天的鲜甜。
星平村
这个有着悠久文笋种植历史的村落
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和不断壮大的产业规模
书写着文笋产业的辉煌篇章
《广宁县志》中曾有记载
“四时皆有笋可食,其最佳者文笋。”
如今,星平村凭借这一优势
成为了全县文笋种植
规模较大的村之一
近年来,南街街道以星平文笋为发力点,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合作社 + 科技 + 品牌 + 电商” 的发展模式,推动文笋产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从传统的种植模式到现代化的科技赋能,从线下销售到线上电商的全面覆盖,星平村的文笋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多届星平文笋节的成功举办,更是让星平文笋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功“出圈”,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
目前,星平村文笋种植面积已达 1400 多亩,预计2025年产值约 900万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星平村文笋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星平村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通过繁荣竹笋文化、做强竹笋产业、壮大竹笋经济、打响竹乡品牌,实现“一竹富民”,助力“百千万工程”,让竹笋的鲜味飘得更远,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果你也想在这个春天
吃上一口【春日鲜】
不妨来星平村
将新鲜采摘的文笋带回家吧!
编辑:冯 羽
一审:梁 靖
二审:苏荣昌
三审:骆翠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