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主办,南方日报社承办的“商通世界,贸促未来”2024佛山国际商会年度大会举行。会上,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副主任叶洁纯发布《2024年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全球化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南方日报发布《2024年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全球化发展白皮书》。 廖明璨 摄
南方日报发布《2024年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全球化发展白皮书》。 廖明璨 摄
今年,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携手南方日报组建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在佛山本土,调研组问卷调查130多家企业,走进佛山企业一线,探寻进出口新形势、挖掘全球化新战法,并对话6家政府部门和生产性服务机构“求经问道”。
从佛山出发,调研组奔赴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越南、泰国,深入14家在当地投资的中、外资企业及14座产业园区,解码头部企业全球布局经验,实探东南亚投资环境。
调研组走访安纳奇越南工厂。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调研组走访安纳奇越南工厂。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白皮书》是基于本土调研和跨国调研形成的调研成果,全面呈现了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的发展现状、核心趋势,并重点展现了东南亚调研启发,提炼当前佛企全球化的核心挑战及建议。其中指出,以东南亚为代表的佛企出海集中地,正面临着成本飙升、人才不足等难题,并提醒企业理性决策、谨慎出海。
此外,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提醒企业:出海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客户,而不是为了更低的成本。他建议企业要带头不参与内卷,用找到好客户的方式反内卷。
周其仁参与东南亚调研。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周其仁参与东南亚调研。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大航海时代
佛山“制造出海”的新趋势
这是主办方第二年发布佛企全球化发展白皮书。2023年,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南方日报首次联手,聚焦“出海”话题开展深入调研。在走访超百家外贸骨干企业后,双方联合发布《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全球化发展白皮书》。
活动现场。廖明璨 摄
活动现场。廖明璨 摄
其中指出,佛山正迎来“制造出海”的第四股浪潮,并提炼出企业理性决策、远程管理、风险管控、合规经营等六大海外投资设厂策略,强调佛山企业必须修炼好“本土化”新课题。
而即将过去的2024年,依旧是全球经济风高浪急的一年。受世界开放指数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进入缓慢增长又高度敏感的周期,也是佛山外贸极具挑战性的一年。
活动现场。廖明璨 摄
活动现场。廖明璨 摄
今年以来,佛山深入推进“五外联动”,支持企业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和全球化布局,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挑战。
在“制造出海”的第四股浪潮席卷下,新的“大航海时代”已然来临,佛山企业走到了全球化的关键时期。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迈向价值链更高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佛山“草灌乔林”企业的共识与行动。
这是佛山的挑战,也是佛山推动经济转型的契机。尤其是在全球消费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佛山经济要保持增长动力,就需要寻找更广阔的增量市场。如何助力佛企劈波斩浪,迈向全球市场,服务全球客户,并反哺本土经济,这将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调研组走访顺威泰国生产基地。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调研组走访顺威泰国生产基地。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也正是基于这一趋势,调研组不仅面向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开展了调研,并走进佛山“制造出海”的首选地、全球最受关注的新兴市场之一——东南亚,在一线问道“制造出海”的趋势、挑战与启示。
佛山外贸“画像”
超四成样本企业出口增利又增收
此次调研梳理了现有的关于全球布局、海外投资的主要理论文献,同时与相关部门、机构进行座谈、对佛山130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深入越南、泰国,14家在当地投资的中、外资企业及14座产业园区走访。
基于此,《白皮书》对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数据“画像”。
《白皮书》显示,佛山外向型骨干样本企业超六成为制造业,出口总额占同期佛山出口总值比重达到43.19%。前三季度,超四成样本企业出口实现增利又增收,行业多分布于家用电器、家具、机械装备。对于全年的预测,有64.66%的样本企业认为出口额同比增速将实现正增长。
此外,样本企业2023年出口净利润同比增速平均值为3.064%。超六成样本企业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实现正增长,有11家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50%,最高达145%。
样本企业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情况。
样本企业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显示,传统产业不仅是佛山外贸的主体,也是佛山外贸的顶梁柱。佛山外贸依然以“老三样”为支柱,家电、家具是佛山出口的主流,尤其是家电,是佛山外贸的第一大行业。在样本企业中,今年出口增速超过35%的,一半来自这三个行业。
《白皮书》显示,海外设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样本企业中,超三成已经或有意愿在海外建设工厂。东南亚地区是当前佛山企业海外布局最为热门的目的地。
样本企业海外设厂比例。
样本企业海外设厂比例。
这并非佛山企业独有的趋势,实际上,截至今年中,我国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超过一半选择了“出海”。制造业出海,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工业界热搜第一话题。
同时,《白皮书》也进一步总结,东南亚都是佛山企业出海的首选地。今年以来,样本企业增设的海外非制造类基地中,有40%选择了东南亚,海外新增设厂则有55%选择了东南亚。
样本企业海外建厂的地区分布统计。
样本企业海外建厂的地区分布统计。
实际上,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佛山就掀起了新一轮的“下南洋”的热潮。据统计,佛山企业对外投资遍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投资项目最多的就是东南亚,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和泰国又是佛企投资项目最多的两个国家。
“再下南洋”启示
出海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客户
为了进一步了解佛企出海的现状和挑战,在今年11月,调研组奔赴泰国和越南,在一线感受中国制造业再下南洋的热潮。
期间,走访了美的集团、安纳奇卫浴、猎鹰卫浴、万和电器、顺威精密等一批在越南和泰国建厂的佛山企业,还有TCL集团、香港新华集团、中策橡胶、盾安环境等一批布局越南和泰国的中资企业,以及部分法资和日资企业。其中,有扎根东南亚20年的企业,也有因贸易摩擦近年前往东南亚建厂的企业。
中资企业越南工厂车间。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中资企业越南工厂车间。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调研发现,以“绕道”服务美国市场为主要目的,佛山企业正“链式”布局东南亚,其中,越南和泰国是佛企投资集中地。一批佛山企业在东南亚落地生根,并持续加码增资扩产,推进本土化。
并且,这些佛企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出海经验,包括出海要跟着订单走,重视合规化、精益化,做好本土化,学习外企经验,善用服务商,培养国际化思维等。
中企对东南亚海外设厂成功经验。
中企对东南亚海外设厂成功经验。
同时,《白皮书》也指出,在异国他乡“闯荡”的佛企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比如东南亚成本飙升,供应链本土化不足,产业工人不成熟,品牌推广受阻等难题。其中,成本上涨超出了不少同行企业家的想象。但关税上存在的“价差”依然让东南亚在综合成本上存在优势。
中企对东南亚海外设厂主要问题。
中企对东南亚海外设厂主要问题。
此外,很多佛企正在从贴牌代工走向自主品牌出海,但在东南亚做中国品牌并不容易。欧美日韩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很大,尤其日韩品牌很强势。在调研中,越南员工也反馈本地人普遍认可日韩品牌。相比之下,中国品牌普遍还未能建立起优势。调研也发现,一些中国品牌正通过并购日韩品牌或当地品牌的方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美的越南生产基地展厅。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美的越南生产基地展厅。 南方+ 林东云 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的全程参与此次东南亚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周其仁建议企业要带头反内卷,要用找到好客户的方式反内卷。他一再提醒:出海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客户,而不是为了更低的成本去。如果没有清晰的客户,不要随大流出海。
撰文:林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