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遂溪:古韵新潮醉游人,甜美风华揽客来

作者 傅晓冰 2025-05-22 18:12

甜美遂溪,热力值拉满。

“五一”期间,遂溪推出丰富优质的文旅产品,打造特色多元的消费场景,点燃文旅消费热潮。据不完全统计,遂溪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实现旅游收入9750万元,同比增长73.9%。

消费市场升腾的“烟火气”与涌动的“新潮味”,映照出遂溪文旅产业蓬勃生长的强劲脉搏。作为“中国第一甜县”“中国醒狮之乡”“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当前,遂溪立足文旅康养资源禀赋,延伸“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链,打响“六色”文旅品牌。

人文遂溪

以文塑旅讲好遂溪故事

坐落在遂溪县江洪镇的鲤鱼墩贝丘遗址被誉为“雷州半岛第一村”,是雷州半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见证了遂溪悠久的发展历史。这片承载着8000年文明的沃土,处处彰显独特的人文脉动。注重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遂溪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结合遂溪历史文化打造古今交融的县域城市新版图,讲好“遂溪故事”。

历史的足迹在遂溪留下了诸多印记,遂溪孔庙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遂溪深厚历史的见证,也是遂溪先辈智慧的结晶。基于遂溪孔庙而建立的孔子文化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孔、古、石、水、绿”五大元素为主题,巧妙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成为市民悠然漫步、崇学尚文的好去处。今年春节、“五一”期间,共有20万人次涌入孔子文化城。

在遂溪,还有着众多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苏二村,中国传统村落——调丰村、河头双村等,承载岁月记忆。遂溪以南粤古驿道为纽带,整合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多样化古驿道旅游产品,并推进调丰村等一批特色文化村、古村落开发建设,保护乡村原始风貌,做到修旧如旧、历久弥新。

郭龙碧 摄

郭龙碧 摄

古老的土地孕育出独特的民俗文化,22项非遗传承项目展示深厚文化底蕴。

遂溪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推动遂溪醒狮、北坡游鱼等优秀非遗文化向非遗经济转变。

具体来看,遂溪连续举办两届广东省龙狮锦标赛,以赛为媒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吸引各地狮队竞技。去年及今年两届广东(遂溪)北坡游鱼文化周带动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实现“文化流量”向“经济增量”的转化。

岁月长河中也镌刻下红色印记。遂溪是南路革命策源地和中心,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其中下洋村和墩文村已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对此,遂溪县强化红色资源、红色遗址保护利用,依托红色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体育活力则为遂溪增添别样风采。2024年,遂溪籍运动员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得31枚金牌,遂溪舞蹈队代表湛江参加省2024年度广场舞大会展演活动,荣获“十佳团队”。

作为全国体育先进县,遂溪加大公共文体服务供给,着力打造本土群众体育广场舞、太极拳和醒狮三大品牌,并深化“旅游体育+”模式,将遂溪江洪海上龙舟赛、杨柑“村超”打造成为县域赛事经济新增长点,让外界看见遂溪、了解遂溪、爱上遂溪。

行旅遂溪

“微度假”解锁诗与远方

2025年遂溪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遂溪整合县域资源、挖掘镇村特色,大力发展郊野经济,建设一批特色文旅矩阵,匠心打造沉浸式“微度假”系列产品线。谋划农文旅融合,加快推进北部湾旅游新区开发建设,提升滨海旅游发展能级。

“行旅遂溪”,让游客来了不想走。遂溪生态好,四季常绿、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天然玉蕊林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国之首。特别是西海岸海湾资源众多,海产品丰富鲜美,拥有江洪仙裙岛、草潭角头沙、平安滩、港门石角埠等滨海旅游资源,海域时不时有中华白海豚露面。

在开发热潮中,遂溪面临着资源碎片化、城镇同质化等挑战。对此,遂溪县“一张图”谋划,打造北部湾旅游新区,整合全县滨海旅游资源,深挖当地滨海、美食、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完善县旅游标识系统和滨海旅游设施建设,打造“湛江赶海体验区”“信念航灯”等打卡点。

丰富多元的渔文旅活动让遂溪热度持续攀升。江洪开渔周、遂溪江洪海上龙舟赛、草潭金鲳鱼旅游文化节、乐民花蟹节等活动,不仅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更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繁荣发展。其中,天亮就消失的“天光鱼市”,因“就地选材+就地品鲜”的“海鲜自由”体验模式深受游客青睐,在去年开渔周期间吸引超8万游客到江洪赶海寻“鲜”。今年端午,2025年广东遂溪(江洪)海上龙舟赛暨“百千万工程”文旅周将如约而至,预计将延续往年火热氛围。

郭龙碧 摄

郭龙碧 摄

在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遂溪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遂溪县持续加快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发挥旅游酒店专班作用,因地制宜建设或改造一批中高端酒店及精品民宿,深化与四季文旅、东方文旅集团合作,谋划打造更多文旅商综合体。做好文旅推介和旅游服务,完善文旅集成式服务机制,把“头回客”变“回头客”。

借助“肥娟小吃”等正能量网红资源,遂溪围绕文化旅游、乡村风貌、特色产品,深度挖掘各镇人物故事、历史文化资源,发挥联农带农效能,吸引更多游客到访,推动遂溪农海产品迈向更广阔市场。

长寿遂溪

“银发族”尽享第二人生

大都市生活之外,总有一片土地能让身心重归宁静与健康,遂溪正是休憩康养、调理身心的理想之处。遂溪“宜居宜业宜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造就遂溪深厚长寿文化,被授予国内首块“国际长寿养生基地”金字招牌。

遂溪的长寿密码,藏在被万年火山滋养的富硒土壤里。遂溪土壤中富含长寿元素硒,含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仙品荔”、圣女果、火山红薯、海红米、遂溪金鲳鱼、乐民花蟹、下六沙虫、北潭生蚝等农海产品,成为健康食材的代表。

大健康文旅是打开新生活的最佳方式之一,遂溪深谙此道,深挖“健康长寿”元素,融合南药产业基础,发挥帮扶协作、高校资源质效,构建健康生态食品产业集群体系,擦亮“绿色生态、养生健康、药食同源”特色招牌。

在文化传播与品牌推广上,去年,遂溪县举办首届广东遂溪·九九“重阳百岁节”暨2024年遂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康养品牌推介活动和《跟着国乐去旅行》“山海遂长”重阳国风音乐会,在新媒体平台的流量近295万人次,让遂溪的长寿康养魅力得到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示。今年,遂溪将高标准筹办第二届广东·遂溪“九九重阳百岁节”,谋划更多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等旅居新业态。

“银色康养”是“六色线路”中的“新一色”。路线涉及遂溪醒狮保护传承基地、孔子文化城、螺岗小镇、玥珑湖休闲康养小镇等景区,通过串珠成链,可为游客带来优质康养体验。

其中,玥珑湖休闲康养小镇,是遂溪养老休闲产业的代表项目。项目拥有2000亩天然生态湖泊、1000亩生态候鸟湿地、8公里环湖绿道、精品度假酒店、玥珑湖医院、湛江优质公立学校、婚庆广场、小镇生活体验馆等资源配套,将打造成全方位康养生活圈。

遂溪还通过发展长寿杨柑“色彩文旅+”、长寿界炮“红树林文旅+”、长寿江洪“滨海文旅+”、长寿乌塘“人文农旅+”,推动旅游与银发经济结合,打造长寿康养品牌镇、康养示范镇。

接下来,遂溪将凝炼长寿文脉精髓,擢升银发经济能级,精心构筑“四位一体”长寿康养产业生态圈,把遂溪建设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长寿康养名县,让更多“银发族”在遂溪尽享“第二人生”的惬意栖居。

【数读】

●2024年全县旅游收入22.7亿元

增长4.23%

今年“五一”假期,遂溪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实现旅游收入9750万元

同比增长73.9%

●目前遂溪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孔子文化城,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螺岗小镇和北坡鱼龙湖度假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庄2个

●遂溪有22项非遗传承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1个,省级非遗传承项目4个

●2024年遂溪籍运动员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得31枚金牌,遂溪舞蹈队代表湛江参加省2024年度广场舞大会展演活动,荣获“十佳团队”

【新实践】

“仙品荔”撬动农文旅消费生态圈

“去遂溪乌塘尝‘仙品荔’,好吃清甜不上火!” 这句邀约,正化作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成为人们夏日里鲜活的期待。5月15日,2025广东遂溪(乌塘)仙品荔开采活动暨“百千万工程”文旅周开幕,以荔为媒,架起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桥梁。截至开幕当天,遂溪县乌塘镇已与36家采购商签订采购协议,“仙品荔”预售金额近亿元。文旅周期间,遂溪推出包括十里荔街徒步在内的系列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摘荔枝、品荔枝”的岭南风情。

一颗荔枝,串联农业、文化和旅游,书写“以荔兴农”的“百千万工程”生动实践。遂溪是粤西荔枝主产区代表,种植的“仙品荔”生长于遂溪县乌塘镇湛川河谷地带,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较其他产地早上市15天,凭借着“富硒、早熟、清甜不上火”等特点,处于广东荔枝规模化上市的“首棒位置”,远销北美、中国香港等地。

深挖乌塘古荔历史、荔枝富硒长寿文化,近年来,遂溪以乌塘镇为主战场全力抓好荔枝市场营销,通过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聚焦远端和近端两个市场,全面推动“仙品荔”与旅游、文化、体育、电商等深度融合,讲好遂溪乌塘湛川河谷“仙品荔”品牌故事,推动“仙品荔”成为长寿康养品牌火热出圈,让岭南佳果的甘甜化作深具地域特色的符号。

吴东俊 摄

吴东俊 摄

古老的荔枝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温暖的光芒。此前,遂溪县发布《乌塘赤子心》,从文学角度讲述湛川河谷荔枝文化,增添荔枝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今年千年古荔树采摘权拍卖会上,3棵古荔树今年的荔枝果采摘权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将乡村风光与荔枝节庆巧妙结合,遂溪完善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推出云端逛荔园、直播带货、湾区推荐会等特色活动,吸引八方游客走进荔园,沉浸式感受田园之美,品尝荔枝之甜。今年,遂溪县联合小红书平台打造 “仙品荔书记”IP,建成“小红书村”培训基地,推动果农从“种荔人”向“卖荔人”转变,推出的种草稿件、短视频流量超1000万。同时,通过IP孵化荔枝“首席推介官”,构建多方联合的直播矩阵,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为推动产业从“传统卖货”向“价值赋能”跃升,遂溪持续创新营销打法,构建“采购商+定制+文旅”对接平台,构建流量传播新生态,以消费端反哺生产端。通过发起“我在遂溪有棵荔枝树”认种活动、聘请世界冠军担任“公益推广大使”、让保险公司担任“保驾护航大使”等方式,助力荔枝从田间直达“云端”,推动“粉丝经济”转化的“果园经济”,

如今,“仙品荔”产业蓬勃发展,催生出荔枝“亿元村”,连续6年产值超亿元。随着规模持续扩大,产值逐年攀升,今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因看好荔枝产业的前景,大批年轻群体回乡创业。近2年,回流年轻人达150人,涵盖种植、 销售、加工、电商等方面人才。

【声音】

遂溪醒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祖杰:

不断创新出彩

舞出醒狮精气神

在首部中国军舰海上实景演艺《军港之夜》的舞台上,遂溪灯光狮惊艳亮相,令人目不转睛。这些充满创意的灯光狮,出自广东遂溪醒狮第四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5后青年”李祖杰及其团队之手,折射出遂溪醒狮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和多元创新。

吴东俊 摄

吴东俊 摄

李祖杰出生于“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这里的遂溪醒狮不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入选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多次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他所在的龙湾龙狮艺术团的表演作品《岭南雄狮飞跃刀山过火海》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出生在醒狮世家,李祖杰从小学习扎制狮头,练习舞狮,当年舞狮完喝夜粥的温馨画面,深深烙印在李祖杰记忆里。“我是跟着狮头长大的。”李祖杰坦言:“现在遂溪狮头热销海内外,可以说是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遂溪狮头。”

传承之路上,李祖杰不断挑战自我,创新出彩。因考虑到过去狮头不会发光发亮,常受到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李祖杰10年前就有了制作“灯光狮”的想法,他自学灯光技术,与团队探索打造出了第三代灯光狮,将音乐、灯光与狮舞动作融合起来。“‘灯光狮’的研发,就跟手机迭代更替一般,每一次质量和续航都有新的提升。”李祖杰透露,新一代的“灯光狮”不仅故障率大大降低,还加入了编程,可通过预先定制的程序,让灯光自动化。

为了让醒狮文化更广泛地传播,李祖杰着手开发小型文创产品,如迷你醒狮摆件、钥匙扣等,打造消费者“带得走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多次亮相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向人们讲述遂溪醒狮的故事。

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遂溪醒狮文化,李祖杰投身短视频领域,坚持结合湛江本土景点、狮头制作技艺传授等内容,打造传播醒狮文化的窗口。线下,李祖杰走上遂溪县百姓微宣讲、湛江市百姓微宣讲舞台,分享自己的醒狮经历,让更多人领略遂溪醒狮的多元魅力。

近年来,李祖杰与团队一起积极开展非遗醒狮进校园、非遗醒狮研学等线下推广活动,通过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今年初,李祖杰带领遂溪县大成中学学生征战广东省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收获诸多荣誉。

在传承和创新的这条路上,李祖杰将一直用冲劲和热情,推动遂溪醒狮出圈出彩,推动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撰文:傅晓冰 吴凤柳 王佳富

编辑 陈明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