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滑弹牙的猪肉丸原本是一道
美味便利的家常美食,
但有不良商贩却往里面添加了
国家明令禁止的“毒药”。
广东揭阳一商家
在猪肉丸里掺了45斤硼砂,
卖出去整整4000斤,
最后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
并处罚金18万元,
追缴违法所得1万元。
这“硼砂毒丸”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硼砂本是工业领域的“多面手”
硼砂,化学名四硼酸钠,普通人可能对它感到陌生,但它在工业中的使用范围很广泛,玻璃制造、陶瓷釉料,甚至杀虫剂中都有它的身影,它能降低玻璃熔点、增强陶瓷光泽,还可被用作防腐剂。
好好的一个工业领域的“多面手”,为什么成了食品里的“毒演员”?这是因为,硼砂具有增加食物韧性、脆度及改善食物保水性及保存度等功能,一些商家发现,将硼砂掺入食品后,肉类制品会变得异常Q弹,也能延长保质期,这种“神奇效果”让硼砂逐渐沦为食品造假者的“宠儿”。
图源:深圳市场监管
图源:深圳市场监管
这种“猛料”1克即可中毒
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且摄入后很难代谢排出,吃进体内的硼砂在胃酸的作用下会转变成硼酸,长期过量食用添加了硼砂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硼酸在体内蓄积,影响消化道酶的作用,从而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腹泻、呕吐、红斑、休克、昏迷等急性中毒症状。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硼砂中的硼作为人体的限量元素,摄入过多可能会引发人体脏器的蓄积性中毒。成人的硼砂中毒剂量是1—3克,致死剂量是15克,而婴儿仅2—3克就会致死。
根据2008年原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硼砂硼酸”被明确列入非食用物质名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硼砂属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如何识别含硼砂的食物
识别含硼砂的食品对于保护我们的饮食安全至关重要,教大家一些简单实用的辨别方法:
猪肉
添加了硼砂的猪肉,颜色会比正常新鲜猪肉显得深一些。如果是刚撒上硼砂的话,肉的表面可能还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摸起来手感更滑腻,甚至能摸到细小颗粒物,闻起来有微弱的碱味。
粽子
硼砂是碱性的,添加进粽子里,可使口感变得更好。加了硼砂的粽子比正常的粽子吃起来会更有嚼头,米粒颗粒度比较大,不粘粽叶,剥的时候觉得很滑溜。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凉皮
正常凉皮颜色是米白色或者微黄色,有一定弹性和韧性,要是凉皮颜色过于白亮,不容易碎,口感还特别筋道,那就要小心是不是加了硼砂。
面条
自己揉出来的面,再细腻,表面也会有细微的小孔,而添加了硼砂的面条,它的光滑度很好,肉眼看过去非常细腻,一点空隙都没有。用水把面皮弄湿后有滑腻感的,说明涂了硼砂。如果硼砂撒得多,手触时,还会有硼砂微粒粘在手上,并能嗅到微弱的碱味。
腐竹
加了硼砂的腐竹卖相好,不易发霉变质,且韧度高,久煮不烂。还可以在浸泡时注意下,如果水浑浊、有沉淀,腐竹变大、粗糙,就有可能添加了硼砂。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如果家里有简易检测工具,还能进一步验证:将姜黄试纸浸入食品浸泡液,如有硼砂存在时,试纸会变成红色或橙红色;或用pH试纸测试,若试纸颜色变成蓝色,表明食品中可能添加了硼砂。
以上方法虽然不能完全保证100%的准确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筛查的工具。在购买食品时,大家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有食品安全认证的品牌。同时,注意食品的外观、口感和气味,避免购买异常的食品。
如果怀疑食品含硼砂,不要再食用,立即用密封袋保存样本,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APP上传线索,市场监管部门会介入调查,一旦查实,商家将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小事,
一颗肉丸的背后,
连接着千万个家庭的健康,
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拒绝“Q弹”陷阱,
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