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缓和为市场带来利好,港商抢抓窗口期落实出口订单

N视频 2025-05-15 22:14

香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近日出炉,在复杂的外围宏观经济环境下,香港的“开年成绩单”亮点不少。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预估同比增长3.1%,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创5个季度新高,大幅跑赢市场预期的2.1%。另外,香港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速2%,为两年来最高水平。

香港集装箱码头停车场。

第一季度货物出口数据表现“特别好”

今年第一季度,香港货物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进口总额同比增长7.4%。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内地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加上特区政府各项推动经济增长和开拓多元化市场的措施,将为香港多种经济活动带来支持。

5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不少外国商家在第一季度赶着下订单,带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相关数据表现“特别好”。他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的增幅将趋于正常化。同时,陈茂波认为,今年金融市场仍然兴旺,排队来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非常多,相信会吸引更多资金来港。

此外,陈茂波预计香港较低的利率水平将会维持一段时间。他认为这对资产市场有正面的推动作用,资金也会偏好来到香港,对营商有好处。

香港湾仔商贸区。

关税战缓和,香港商界抢抓市场机遇

中美互降关税,对香港商界来说是进一步推动增长的机遇。香港中华总商会发言人对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此举有助于中美两国经贸逐步重回正轨,对香港企业和经济前景有正面影响。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中国香港与美国之间有着密切经济互动,中美双方调整关税后,有助于缓和当前紧张的经贸局势,为市场带来喘息空间。

有从事进出口业务的香港商界人士向南都、N视频记者透露,中美互降关税的消息一出,当天下午已密集收到订货方的电话,希望抢抓时机,及早落实早前因关税因素而中断的订单。另外,航运公司的运力也开始紧张起来,部分航运服务的价格呈现向上调整的趋势。当然,也有香港商界人士意识到除了把握时机推进涉美订单外,还要继续重视对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市场的拓展。

维港夜景。

深化经贸联系,特首访问中东成果显著

近日,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的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此次访问成果丰硕。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数据显示,此次访问共促成签署59份合作备忘录及声明,将进一步深化香港和内地与卡塔尔及科威特之间的经贸联系。

李家超在总结中东之行时表示,此次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有三个目的,一是进一步建立政府之间的关系,二是开拓合作领域,三是扩大朋友圈。李家超说,中东国家正积极分散风险,并寻求投资中国的机遇,“配合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大趋势,香港机遇无限”。

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也随团出访。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访问中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促进两地人民交流也十分重要。他认为,未来在体育产业,不论是香港推动的“盛事经济”还是运动科研开发,中国香港与卡塔尔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做好“超级联系人”角色,协助中东资本“东进”,并推动香港及内地企业“西行”。

●记者观察

宏观确定性增加带来利好,拓展更广阔市场也不可少


中美互降关税,向市场释放出多个积极信号。对于香港这一外向型经济体和金融、贸易中心来说,关税战的缓和增加了宏观环境的确定性,让一度受到关税因素干扰的供应链重新“接驳”起来,有望对香港的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中短期助力。


这些积极因素也让金融市场感到乐观,资金大举入市,共同推动了本周初香港股市的“升浪”。5月12日当天,关于中美贸易的正面消息一出炉,港股持续多日的拉锯市况立刻改变,恒生指数上升近700点,主板成交额达3224亿港元。多项市场意见也认为,基于当前的基本面判断,今年下半年港股正面向好的确定性较强。


香港的商业发展高度国际化,而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也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率团访问中东的原因之一。拓展和强化与这些经济体的经贸联系,一方面可以应对宏观不确定性,为商界提供应对经贸环境改变而带来的潜在业务缓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业务板块光谱,让商界的投资范畴更加多元化,从而带来新的增长。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 发自香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