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面塑|用面团捏出大千世界 用双手传承非遗技艺

作者 唐楚生 2025-05-13 14:43
02:31

揭阳揭东面塑

揭阳市揭东区的面塑历史悠久

在明清时期已形成独特风格

作为潮汕地区节庆祭祀的重要载体

其雏形可追溯至祭祀供品中的面塑造型

现如今面塑发展成为

具有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民间艺术品

为人们喜爱

《龙凤呈祥》局部。

《龙凤呈祥》局部。

林翠

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人

出生于面塑世家

林翠与面塑合影。

林翠与面塑合影。

面团在他们手中不仅是食物

更是流淌着潮剧唱腔与木雕纹样的文化基因

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

高中毕业后

林翠专心研究面塑配方与创作

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林翠在制作青狮。

林翠在制作青狮。

2023年6月面塑(揭东面塑)

被列入揭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之一

一块柔软的面团

在林翠手中能幻化成飞禽走兽

神话人物甚至亭台楼阁

她将传统面塑技法与现代美学碰撞

改良古法配方解决了霉变难题

这位坚守面塑技艺三十余年的匠人

正以一双手延续着千年非遗的生命力

林翠在给青狮“点睛”。

林翠在给青狮“点睛”。

在创作题材上

林翠紧跟时代潮流与文化热点

当哪吒IP席卷全国时

她连夜揉捏出不同形态的面塑哪吒

动态造型中藏着108道褶皱

在社交媒体上大火了一把

栩栩如生的哪吒。

栩栩如生的哪吒。

哪吒与敖丙。

哪吒与敖丙。

近年来

她的作品丰富多样

“揭阳青狮”“西游记”“喜上‘梅’梢”

“抗疫英雄”“嫦娥奔月”“福禄寿”

“潮汕工夫茶”“揭东面塑安仔”

“英歌舞”“云路卤鹅”“甲鱼”等

每一件都独具匠心

展现了高超的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英歌舞》。

《英歌舞》。

《梨园之花》。

《梨园之花》。

《福禄寿》。

《福禄寿》。

《西游记》。

《西游记》。

《云路卤鹅》。

《云路卤鹅》。

《甲鱼》。

《甲鱼》。

《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

《揭东面塑安仔》。

《揭东面塑安仔》。

在文化传承方面

她积极走进校园

在“非遗进校园”的公益课上

林翠在锡场中学讲解。

林翠在锡场中学讲解。

林翠这三年来,在锡场中学开设面塑公益培训课堂。

林翠这三年来,在锡场中学开设面塑公益培训课堂。

孩子们用她研发的速干面团

捏出Q版英歌舞与青狮

非遗的种子悄然播撒

粉墨消磨雕刻在

神仙飘忽有无中

在林翠的指尖之下

是千年前人类的呼吸

是我们与千年前人类的相遇

林翠的“指间艺术”。

林翠的“指间艺术”。

历史之所以永固

皆因一代代手艺人薪火相传

潮流易逝

沉淀下来的

终是经时光洗练而不褪色的美丽

撰文:唐楚生 张加欣

视频/摄影:张加欣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