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的三个关注点

南方评论 2025-10-27 10:01

文 | 丁建庭

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顺利举行——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本轮磋商依然是“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有哪些关注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这是10月25日磋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合影。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这是10月25日磋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合影。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关注点一:谈判过程比较艰难

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近年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搞所谓“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单方面挑起关税战、贸易战,致使中美压舱石有所松动。

就在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再度出现震荡和波动。

特别是9月底,美国出台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美方此举事实上是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延伸列入“实体清单”,严重损害受波及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美国还执意落地对华造船“301”调查港口费措施——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美方此举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了严重破坏,消极影响极为恶劣。

不同于美国,中国始终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和坚定维护者,近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些年,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连续16年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从中不难看出,美国是挑事的一方,中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进行反制。一直以来,中国都不会为了迎合或满足其他国家不合理的要求而放弃自身合理的发展利益。

因此,中美之间的磋商并不容易,注定过程艰难。正如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所说:“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关注点二:磋商结果比较积极

作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关键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今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双方也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合作局面,直到美方最近再次挑起争端。但不可否认的是,中美是可以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的。

这次中美磋商的内容比较广泛,涵盖一段时间以来中美的各自关切。其中,既有新近比较受关注的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又有一直比较受关注的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等。这些都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问题,说明双方这次谈得比较全面,让人看到了一揽子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积极信号。

让人颇感欣慰的是,中美双方不仅交流了各自主张,还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并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这说明,中美本轮磋商取得关键性进展,达成原则性协议,剩下的就是敲定具体细节,履行批准程序。

诚如有媒体评论,谈判双方发出的令人鼓舞的信号与最近几周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关注点三:两国元首战略引领

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在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时刻均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发挥了管控危机、凝聚共识、推进合作的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分别于1月17日、6月5日、9月19日通电话,为两国关系把舵定向,推动中美关系保持稳定态势,也为世界动荡局势注入难得的确定性,展现出元首外交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本轮中美磋商取得积极成果,正是“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取得的。而且,双方同意,将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繁荣。可见,两国元首战略引领起到了定海神针作用。

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中美经贸磋商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对于在经贸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摩擦,中美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彼此关切的办法。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和中美经贸磋商成果,进一步积累互信、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推动双边经贸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编辑 佘余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