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凉笼罩田垄,当灶间飘出绵甜香气,便知岭南的冬日已携着番薯的馈赠如约而至。田埂上,农户挥锄翻土,一个个裹着泥土的“金疙瘩”应声而出,带着新鲜的地气;厨房里,厨师慢火细蒸,蒸腾的热气里满是勾人的甜香。番薯,这枚刻着乡土记忆的冬日标配,早已从果腹的杂粮,变成了藏在烟火里的舌尖珍味,温暖着每一个寒冷的日子。

清甜软糯的云城番薯。
冬吃番薯,赛过进补。冬日食番薯,恰是顺应时节的养生智慧。褪去暑热的身体,正需要这份温润滋养——它富含的膳食纤维能调理肠胃,让冬日的消化更显轻松。无论是蒸得粉糯的白心薯,还是烤得流蜜的红心薯,都是大自然为冬日量身定制的“暖身良方”。
在云浮市云城区,番薯更是长成了“富民产业”的模样。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云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前锋镇一带的沙质土壤透气肥沃,为番薯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番薯自带“地理名片”:香蜜薯甜度适中带着清香,粉心薯口感绵密回甘悠长,紫心薯则裹着满满的花青素。如今,云城已形成从育种、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全区番薯种植面积2.3万亩,培育出“钱丰番薯”“富田番薯”等特色品牌,成立番薯种植合作社20多家,吸纳周边2000多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新鲜番薯,以及番薯干、番薯面等深加工产品更走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

云城番薯系列品种。
这份薯香里的热闹,即将在云城再度上演。今年,备受期待的云浮市云城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暨第八届乡村美食(番薯)旅游季如约而至,从2025年12月5日到2026年3月5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前锋镇将被番薯的甜香与乡村的欢腾包裹。作为云城人冬日的“固定节目”,往届活动中,蒸薯大赛的香气、亲子挖薯的欢笑、民俗表演的热闹仍历历在目,而今年的盛会不仅延续这份烟火气,更藏着不少新惊喜,薯王争霸、千人徒步、非遗展演、摄影大赛、书法展示、土特产集市、青年文创展示、花海艺术节等精彩活动,让薯香里的欢乐持续整个冬季。

往届活动图片。
这场薯香盛会的开篇,定能让你眼前一亮。12月5日,云浮市云城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暨第八届乡村美食(番薯)旅游季活动开幕式将盛大启幕!科技与农耕的碰撞将带来精彩表演,光影流转间展现番薯产业的蜕变;农特产品大比拼现场,农户们带着自家“招牌”同台竞技,评委的点评与观众的喝彩交织成趣。从新鲜番薯到深加工产品,从无人机展示到机器狗舞动丰收,从本地干货到特色小吃,好吃、好看、好玩一站式解锁,就等你带着家人朋友前来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期间,云城区将组织8个镇街共同打造“云城丰收村碗”活动,届时“云城村碗”一席菜将正式亮相,与会者可在12月5、6日晚上边看“云城村晚”边品“云城村碗”一席菜,体验感拉满!
番薯旅游季的持续火爆,正是云城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云城区深耕“农业+旅游”融合路径,不仅升级了前锋镇番薯种植基地等体验式景点,更打造了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民宿、农家乐、非遗体验等元素串珠成链。数据见证成效:去年仅活动开幕式期间车流量就高达13.8万次,总人流量高达41.8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读懂乡村之美。

云城花海。
这股乡村发展的热潮,更源于“百千万工程”的深耕细作。三年来,云城区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从基础设施升级到产业培育赋能,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建设,全方位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番薯产业的提质增效、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农户收入的稳步增长,都是“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更是云城区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有力证明。这个冬天,不妨走进云城,在薯香里感受乡村的蝶变,为这场盛会添一份热闹!
撰文:王俊涛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